中国城市雕塑的认知历程

  • 发布时间: 2012/5/13
分享到:

  雕塑往往陈列于美术展览的殿堂,其高雅其森森然令人望而生畏,这时的城市是没有城市雕塑这个文化灵魂和亮点的。

  在我国经历了文化的倾覆与重建后,城市如爆裂般地巨变,各类雕塑立于城市各地,改变了城市的符号语言,进人了大众的视野与生活。而我们的传统雕塑往往局限于宗教,“文革”中“三突出”“高大全”雕塑则是当时政治的需要而与城市文化无关,只有现代雕塑如此贴近人们的生活。

  急剧的变革和发展,让身处其中的雕塑艺术工作者随着这股洪流,各显其能,产生了大量的风格不同、材质各异的城市雕塑作品。艺术理论家们在理论上则莫衷一是,城市的规划设计者们面对这汹涌的艺术浪潮也加紧了相关的工作。

  纵观这二十多年来雕塑艺术与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公园绿地。小区及单位紧密结合,不时看见雕塑的身影,进入我们的生活,触动我们的思维。可我们的生活为何需要雕塑?我们的城市需要什么样的雕塑?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雕塑家、艺术理论家和城市的规划管理者。现代雕塑从西方到中国不过几十年时间,从洋腔洋调融入中华本土文化语言的进程中,有融合也有冲突,有相得益彰也有不伦不类。这具间的明辨与迷惘足以让世界艺术史上增添浓墨重彩的篇章,当年人群聚集在一起,计划要建立通大的巴比伦塔,这就是人类精神力量的表达。当一个现代城市建立起来的时候,充满了钢筋水泥森林,人生活于其中,拥塞与窒息,混乱与迷惘,城市与城市之间无特质可言,此时的城市就需要雕塑,雕塑就成了城市灵魂的一种表达,像城市的眼睛,甚至通俗为城市的名片,比如广州城市的标志“五羊”雕塑,只要看到“五羊”就一定与广州联系在一起,虽然广州人潮涌动,高楼多到让人窒息,但“五羊”雕塑让人看到人文的广州、历史的广州,看到广州清新脱离凡尘的另一面,是美丽的羊城!

  在青岛辽阔的大海为背景,雕塑“五月的风”抽象之极,热烈而迅疾,也许只是正电视上一闪而过,可我们认得,那是青春的青岛,那么朝气蓬勃,面向大海来风。

  在福州的中心广场上,“三山一水”标志雕塑以简练的语言概括描述了这个城市的特质、地理特征和精神面貌。三山耸立,闽水环绕。这个雕塑成了这个城市的名片,印在地图上,导游册上,电话卡上……

  城市因雕塑这个文化符号而变得具有辨识特质和富于精神象征,雕塑也因城市的文化背景不同而显得各具千秋。如上海的“五卅惨案”纪念碑,以祖国的文字作为惨案时间的纪念,运用到雕塑语言上让人记忆深刻,气势宏大。而北京的“国风”,火红的颜色和龙的抽象造型正是这古都的颜色和象征,庄重的中心对称形式又如同一个中国灯笼,造型镂空的形式感很美,这样一个雕塑放置在首都北京,寓意贴切,融入了城市的生命中。

  “九一八纪念碑”是一本被炮击得千疮百孔的日历,历史定格在这一天,它是一座雕塑又是一个纪念馆,雕塑把民族的忧患和对未来的希望凝聚在一起。

  所有的城市雕塑又带动了周围环境文化氛围的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了巨大的发展。我国各个城市的规划者已注意到这一点,更加彰显了雕塑和城市文化、经济的互动性。比如长春、福州等城市把城市雕塑纳入城市规划中,长春接连举办了三次雕塑节,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打响了城市的文化品牌。福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举办的福州国际雕塑展,放置地点是福州原来比较荒芜的南江滨,雕塑展把这一片土地带动火热起来,人流量大增,同时带动了地块的升值与房地产发展,成为福州新区的文化景区。这是最成功的雕塑与生活相融的例子。而生活在其间的人们又怎么不能放慢脚步,观赏给他们生活带来变化的城市雕塑艺术呢?

  纵观我国的城市雕塑,有铿锵凿出的石雕,有电光石火的铜、不锈钢、铁等金属雕塑,更有层出不穷的现代新材料组合雕塑。在城市中央,在公园绿地,在新开发区,在学校,在机关…在各种各样的地方,闪动着城市的眼睛,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亮点,是凝固的音乐,是历史文化新的积累,是城市的灵魂依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