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绘画的色彩观

  • 发布时间: 2012/5/9 17:13:41
分享到:

  摘要:汉代绘画色彩以赤、黑二色为主,这种色彩观与其时代流行的阴阳五行思想与生死观等有关。

  关键词:汉代绘画;色彩观;阴阳五行;赤色;黑色

  汉代绘画的色彩以赤、黑两色为主,间以其他颜色。无论是从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漆画,陶器画等都表现得非常明显。汉墓壁画都以毛笔为工具,以墨为主要材料,使用化学性质稳定的朱、绿、黄等色矿物质颜料。如河南洛阴卜千秋西汉墓壁画,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墓室壁画的制作除了以红、黑两色彩绘制外,还包括用雕刻手段制作的画像石,画像砖(注:参见孙长初著《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画像石上面附色是共认的,但由于褪色,侵蚀严重,但极个别画像石上还留有赤色的色痕。如:陕西出土的汉画像石。

  帛画以长纱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字形旌幡为代表。据当代画家刘炳森《临马王堆帛画的点滴体会》中说,帛画“先用淡墨起稿,然后设色,最后是勾墨线。”设色“丰富的鲜艳,其中主要颜色可归纳为矿物色、植物色、动物色。矿物色包括朱砂、土红、银粉,植物色包括青墨和藤黄,还有动物的蛤粉,帛画色彩以矿物质为主要原料,朱砂在全幅的色彩中居于首要地位。”

  漆画在汉代发展可以说是一个高峰时期,湖南长沙马王维1号墓的棺椁有4个。套棺第1层为黑漆素棺,第2层为黑地彩绘棺,第3层为朱地彩绘棺,第4层为锦饰内棺。汉代人对色彩选择由此可见一斑。

  西汉陶器画出土极多,1963年出地于河南密县东汉墓中的陶楼,以黑和红、赫色绘在正面平座下。通过墓主的收租活动反映出东汉的社会情况。

  还在其他的画种不一一赘述。只要能认识到这一点——赤、黑两色是汉代绘画的主要基色调——就行。

  在汉代,绘画的主要功能是成人伦,助教化,但此时绘画的非教化作用的“文质统一论”也被提了出来,提倡“五彩彰施”。西汉,以《淮南子》为代表认为“好色”,“美服”,“为观好”是生于人之性情,好色之性才是“民”可教之基础。至东汉王充提出文饰是本质的必然表现。“将‘文’明确视为天、自然、德质、人的显露部分——既是外部世界又是内部世界的客观反映。”(注:参见顾森著《秦汉绘画史》,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可见汉时肯定了“文”的积极性,也繁荣了汉代绘画艺术。

  那么汉代绘画为什么喜欢用赤、黑两色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固有色的颜料资源提取的方便及其丰富。赤色主要是中赤铁矿中提炼出来的,且在我国分布广及储量多,提取方便。黑色主要是从燃烧过的骨头、木质及矿物质中提取的。提取方便及数量也是不言而喻的。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后古老的壁画遗迹。图案以红色为基调进行描绘。新石器后期,黄河流域的半坡彩陶以黑色为基础间以红色,甘肃彩陶在土红色底子上施以黑色,马厂彩陶黑、红相间,在黑红两边描以红线。春秋战国帛画以黑线勾勒。秦代,据秦都考古站所发现的440块大小不等壁画残片看,当时古人在壁画中使用的颜色有黑、赭黄、大红、朱红、石青等,以黑色比例最大,用的是钛铁矿,赤铁矿,朱砂等矿物质颜料。至两汉,各种绘画都大量使用赤、黑两色,前文已述。其实我们看看马王堆1号、3号墓的内棺棺盖上的“T”字形旌幡色彩非常丰富,并非只局限于赤、黑两色,有朱砂、红、黑、赭、棕、古青、古绿、黄金、白等色。只不过赤黑两色自身更具有其天然的优越性而已。当然也还有其它原因下文再述。

  不仅中国如此,古代非洲人的绘画也是利用自然颜料(泥沙,矿石土)加以无意调配而成有单色的,多色的不同绘画。以黑白为主,有的加有土红,赭色。印度中部“辛甘堡”洞的原始壁画有各种丰富的图画,均是用红色矿物质颜料绘制而成,内容包括鹿、袋鼠、蜥蜴、还有跳舞、狩猎的人物图画。澳大利亚人也是用固有色土进行绘画。

  利用矿物质固有色进行绘画是天然的、历史的、具体的选择,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体现。人类的色彩观是从对固有色的认同的心理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不是空穴来风。

  二、阴阳五行观念在汉代的盛行。阴阳五行观念是我国先秦时期哲学思想中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解释宇宙起源和变化的一种学说。阴阳为天地之气的两个最基本的方面,阴阳二气的性质和作用相反而又相辅相成;阴阳二气是天地万物生成和运动变化的根源并进行着有规律的消长升降和运行出入的运动变化。“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五种物质资源。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与五色的关系依《黄帝内经》来看是:东方木、在色为苍、南方火、在色为赤、中央土、在色为黄、西方金、在色为白、北方水、在色为黑。齐人邹衍作《主运》一篇,“说做天子的一定要得到五行中的一德,于是上天显示其符应,于是它就坐了龙位,他的德衰了,有在五行中得到另一德的——这一德是以胜过那一德的——就超而代之。就这样照着五行的次序运转下去,成功了历史上的物朝换代。”(注:参见顾颉刚著《秦汉的方士与儒生》,20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当汉高帝成功之后,他自以为始立黑帝祠而居水德,这不知道他是否因秦国的国祚太短而不承认为一德,要使自己直接了周,还是有别的用意。”(注:参见同上书,第3页。)水德定服色为黑色。此后又因种种原因,改为土德,又改为火德。原因是王莽以新代汉他不用五德相胜说而认为新代汉是禅让的,于是根据五德相生说他说自己是黄帝的后代,虞帝的后裔,在诏书里称“赤帝汉氏高皇帝”,而且他又替汉高帝造出了一件火德的存瑞说汉高帝(赤帝子)斩蛇的故事,并插入了《史论》。就把汉说成是火德。又因为赤帝(尧)传黄帝(舜),所以王莽说自己是土德。王莽所以改汉为火德,其宗旨原在夺取汉的天下。哪知光武帝就利用这点,来做“光复旧物的事业。“后来他到了洛阳定都起庙案图谶推五运,就正了火德,色尚赤。那时人还讲光武帝的二件故事,一是他降生时,有赤光照耀室中;一是他初起兵时,远望舍南火光冲天。他以火德王天下,无论在图谶上看,在符瑞上看,都是确定不疑的了。”(注:参见同上书,第70页。)由此可见,汉尚黑、赤两色是有根据的,并以法律制度确定下来。它对绘画艺术用色的决定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三、汉代生死观的流行。“首先是生的重要性被普遍强调。约公元二世纪的道教经典《太平经》,遵儒道的传统,视生为天地之大德。书中天生地养的观念被反复强调。”(注:参见余英时著,侯旭东等译《东汉生死观》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其次是在民间思想中得到完善的生的观念的另一侧面是生生不息的观念。于是自然导向对个体生命的特别关注,追求长寿和不朽,求仙的热情立即升温并促进了仙作为一种信仰和一种观念的普及和转化。我们可以从汉画像石的西王母、东王公图像的频繁呈现中看出此点。对于死亡汉代人有二种观念:一是死亡的自然主义态度普遍被接受“有始必有终”的观念在汉进一步完善。(注:参见同上书,第78-84页。)二是死后生活的流行信仰。汉画像石中有许多绘画内容就是表现墓主人希望死后仍然能享受到生前所厚受的各种生活,并将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来世。把阴阳看成是人间的延续。

  “死生始将为昼夜”(注:参见《庄子》。)而且不断更替。汉代人认识到这点,且相信这点。《释名·释彩帛》言:“赤,赫也,太阳之色也,黑,晦也,如晦冥时色也。”(注:参见《释名·释彩帛》。)生即为昼,死即为夜。昼呈现太阳之色为赤,夜呈现晦冥之色为黑。在汉代人的色彩观中赤、黑两色的象征意义与其生死观一起共同演绎着汉代人的生活和艺术。所以汉墓室壁画以赤、黑两色为主就不足为奇了。黑色象征着死亡,赤色象征着生命。长沙马王堆1号、3号墓中的棺椁以黑、红为底色,再以红黑等色绘图其含义是明显的。这或许与古人类在死者旁边撒上赤铁矿粉沬的含义是相同的,一种对生命的延续和生死交替的信仰。

  三、从人类社会学角度来说,赤、黑两色属于正色范畴。西周时期,已经提出了“正色”和“间色”的概念。《周礼》载:“画绘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无是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变以章谓之巧。凡画缋事,后素功。”南朝梁皇侃云:“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为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绿、红、碧、紫、黄是也。” “五色”与“五行”相配,其一是出于礼制的需要,周代统者从礼制等级观念出发,把代表五行的“五色”定为正色,是高贵的象征,而把间色看作是卑贱之色。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严格地遵守这种色彩规范,尊卑不得相逾。色彩具有明显尊卑等级观念。对于两汉来说,绘画选择赤黑两色为主要色彩,它也是遵循着“五行”与“五色”的制度,因赤黑两色属“正间”范畴,但它更加符合统治阶级意愿和社会礼仪制度。

  以一言以蔽之,汉代绘画赤、黑两色为主色是有其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的,它表明了汉代人对古典色彩观中固有色和象征色进行了艺术的处理。从而使汉代绘画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