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山水画着色有的基于传统着色方法稍加变动,运用色彩比较灵活自由,墨和色的程序运用也很随便,有的打破古人的“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观点,而采用色墨混用,色墨互渗的办法,有的吸收西画的色彩学知识注意冷暖对比、光源色、环境色(朝霞和晚霞)的采用,有的突出色彩的五彩缤纷之效果,采用泼彩等等,为山水画着色展开空间。
第一章 着色法
一、先墨后色法
该法为现代画家普遍运用。它来自传统,但比传统设色灵活,选色自由。基本分两类,一类是工整严谨,此类墨稿详实,画幅较大,用色较严谨。另一类写意淋漓,墨稿随意而写,后以淡色罩之。
二、先色后墨法
此法借鉴水彩画的作画程序,先铺基调色彩,待干后,再勾皴点整理画面。这种方法,以色立形,自由奔放,色见笔触,勾皴宜少,体现以色写意的特点。
三、色墨交替法
此法意在体现色和墨相破的效果。
四、色墨交混法
此法体现色墨相混后着纸的效果
1.泼法:和泼墨方法同样。
2.勾法:线简而或干或润。
3.染法:有见笔迹和不见笔迹两种染法,亦有浓法和淡法两种。
五、枯色设色法
这种方法有意将颜色浮于画面,适画秋景山石,效果斑驳、枯干,有金石味。方法有两种:
1.刮色法:用侧锋笔刮扫,将笔头干色留于画面。
2.勾皴法:中锋用笔,有的在墨皴的基础上补充色皴,有的干脆用笔头上的干颜色勾皴,使画面色彩柔嫩,与传统着色的作品样式拉开距离。
六、没骨设色法
不以黑线勾勒立之骨架,专以色墨、块面随机写意立形。比传统没骨法自由奔放,笔色淋漓。画面整理时也有的稍加笔线,画龙点睛。
1.先以笔墨立其形质(画墨稿),干后再以淡色罩染,有一次染成,也有多次染成,可根据画面气氛和效果而定。
2.先以色墨混泼于画面,再以色墨整理于画面,最后点景。
3.先以浓湿墨画出山石,并运笔朴茂,留有飞白,再以干色点抹。色少墨多。重墨气,以色醒目。
七、色勾色染法
用浓色勾线,用淡色渲染。
1.用同类色勾和染。
2.用异类色勾和染。此画法少量出现在整幅画面之局部,用之适当,画面产生新鲜感。
八、色墨相间法
笔墨底稿要给设色留有余地,有的可用飞白画出,有的空白,这样着色效果好,有墨韵又有色韵。
九、渴墨淡彩法
重点表现渴墨痕迹,再以淡彩补充,效果空灵、虚濛。既有渴墨意味,又有彩色感。
第二章 泼彩法
近代画家张大千、刘海粟先生善用此法并闻名名世。古代有此技法说法,但并不多见,泼彩法属意象着色法。一般有泼青绿色,有泼朱砂色,有泼紫色等,并要形成团块形式。
一、泼彩法介绍
1.大泼彩:通幅泼彩少见勾勒。又分为干泼和湿泼。
干泼:用水适当,色笔流畅,不枯不燥。
湿泼:在保证彩度基础上,水分稍多,泼透明色,也可泼矿物质色(石青等)。
2.小泼彩:在整幅之局部泼彩起醒目、点睛效果,面积较小。
在墨块地上泼彩,趁墨块未干将色彩泼于上面,色要稍干一些。
在白纸地上泼彩,色泽鲜艳、明丽、夺目。要柔和,色彩多要相互渗透。
3.点彩:以点代泼的方法,色彩要稠(干),积点成面,有聚有散,有深有浅。运用于点石、点树。
大点彩:占画幅面积较大。
小点彩:占画幅面积较小。
4.金碧法:以墨打底,可泼青绿、泼红色,又可泼泥金等,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
5.青碧法:以青绿调为主的泼彩。
6.浅绛法:以红调为主的泼彩。
7.色墨混泼法:以色彩为主的泼彩。
8.重彩工笔法:大青绿的设色属重彩工笔法之一,现代画家在些基础上发展工笔和泼彩结合,白描和写意结合。
9.泼彩点彩法:采用泼彩和点彩的手段来完成画面的泼彩部分,使色彩斑驳丰富。
10. 拓彩法:不用毛笔蘸色泼彩,而用版画的制作方法,将另一块版上的色彩按压上画面上出现的色彩痕迹。
(1)将另一张宣纸铺上青绿色,厚一些,然后按压在事先泼好墨的墨地上,出现一些破碎的斑驳色痕。
(2)将一塑料光板铺上青绿色,色彩要薄而湿,按印在画面所需要部位,背景部位便用此法做出。
图文教程:现代山水画设色技法
(3)将画面覆盖一张宣纸,然后泼彩按压,经几次制作,出现几层拓印的颜色。
二、泼彩法注意点
泼彩法是山水画设色方法中难度较大的,需注意以下几点:
1.常用于以大山为主题的画面,突出的泼彩效果,画面空白亦少。满构图。
2.泼彩后的大小色块的痕迹要晕渗效果。也有的作品需要强调小面积跳出画面。
3.运作大胆,色彩鲜明,应用青绿色较多。
4.以泼墨打底,色彩并列相融而不混。以白纸底泼彩,色泽相融并亮丽而不单艳。
5.大胆落墨,细心收拾,一语道出先泼而后再施用其它技巧来完美作品,泼彩也是同理。
第三章 山水画的设色特点与取向
一、山水画的设色特点
1.单纯性:纯单色直接用画面,使画面色彩醒目,但不显单一、单调。
2.主观性:山水画多采用主观色彩,如传统的青绿山水、金碧山水的设色都属于主观色彩。现代山水画中有把山石着成红色,属于以意设色。
3.客观性:古法有云“随类赋彩”,是根据物象种类概括性赋彩。排除其它如光色、环境色等因素。各类本身各具颜色,如树是绿色,土石是赭色,桃花是粉红色等等。
4.协调性:也即和谐,传统山水画的设色一般着赭色、淡花青、淡绿色,给人一种中和之感,大概是受中庸之道的影响,画面很少对视觉有冲击力、刺激感,传统讲淡雅古朴。大青绿设色虽很有强色彩,但也保持在艳雅和谐之中,反这便火气、俗气等。
5.传统有“色不碍墨、墨不碍色”之说,这种传统的设色观点保持着中国山水画着色特点,使得画面墨和色相得益彰,锦上添花,黑透色艳,这就对山水画的着色叠色方法提供严格的要求:为不伤墨韵,着色可采用植物质颜料,如蓝、黄、赭等,并且适当水分。墨和色的相隔时间要长等等。
6.装饰性:山水画的设色和操作上有很强的程序性,由于色彩配制的单纯性再加上笔墨所具有的节奏、顺序,使山水画特别是青绿山水具有装饰味道,简洁、大方、明朗。
二、山水画的设色取向
当今山水画设色除了保留着传统设色方法外,又向多领域拓展,表现异常活跃。
1.取向于写生色彩。由于山水画家不断的“外师造化”,写生自然,经常对景写生,着色,并对真山真水的色彩进行取舍、提炼、概括,形成设色贴近自然,使观者感到亲切平易近人。
2.取向于装饰色彩,极力摆脱生活现实色彩。向民间艺术学习色彩,根据作者的需要、修养,将色彩大幅度抽象夸张,并吸引工艺色特点,使作品产生独特的效果,很有张力和穿透力。
3.取向于意境色彩。非写生、装饰色彩。多注意体现画面整体情调,总的空间气氛,按想象的意境空间来选择、安排色彩,形成一种意境色彩氛围,当然在生活中有可能找不到,但比生活更美、更协调、丰富、含蓄、高雅,绝非人间所有。
4.取向于主观色彩(感情色彩),这种色彩对视觉冲击力大,具有鲜明感,是作者理想中的色彩,能使观赏者投入到联想、想象中去。比如春天用嫩绿排除深老颜色,夏天用深绿色排除浅嫩绿色,秋天用火红橙色排除绿颜色,冬天用白色排除一切杂色,使之纯洁。当然色彩和表现出极致。
5.取向强烈与柔和。利用色的对比、色墨的对比,可使得画面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