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有隶规

  • 发布时间: 2012/5/9 16:51:01
分享到:

  隶书起于秦代,这已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得到了印证,故称秦隶。秦隶是隶书的草创阶段。到了西汉,隶书终取代篆书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书体。至东汉,碑刻之风把隶书推上了艺术高峰。然而到了后汉时期,隶书又步小篆的印辙,过份强调书体的整齐化规范化,以至失去了古拙灵活的意味——这大概也是隶书很快被真书代替的原因之一。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后人学隶,多强调以汉前的碑帖为范本的根本原因。

  隶书笔法比篆书更丰富得多。轻、重、提、按、缓、急、顿等笔法均已出现。而在篆书中,运笔始终是恒稳如一的,笔道基本是三种:横竖,即顺8 和倒8-8∞;左右弧,即曲顺8-8;圆形,由两个曲顺8 组合而成。但隶书却有平画、直画、波画、捺、撇、弯钩、转折、点等八种笔划的笔法。让我们来看:

  平画

  左端藏锋逆入,然后竖锋右行,笔心在笔画中,收笔时回锋下转上提:坚画写法与平面相同,只是变从左自右运笔为从上到下运笔。但竖画收笔时常依字势变化,如所谓的悬针笔,即拖笔不回锋,或者笔锋空回取其虚势。初学者常犯的毛病是,入笔时逆势外露,顿头过重;同样,收笔时也露出顿挫形迹;此为“坏手”之笔,值得注意。顺便提一下的是,汉简的平面用笔比较夸张,但只要注意一下,也不难发现除个别波画外,也是无顿头顿尾的。

  波画

  波画在字中常用于写主要横笔,即横笔中最后一横或最底一横,此横笔常可用“顶格”处理的。如“三”最下一笔,“于”字第二横笔,“横”字共田之间的横笔,等等。一般来说,一个字中,只能用一个波画,所谓翅不双飞;如横画下有捺画,这个横画就不能用波画,如“大”、“天”等,横笔只能用平画。

波画也是逆锋落笔,并向左下角顿压,然后向右上浮顺势拖笔,近终端时又有一个下压即刻上浮的收笔动作,这便形成了一波三折、茧头燕尾的波笔。波笔处理变化多端,往往是一个字的主要风范特征,最易出情性和奇思,它往往还是字体平衡的主要杠杆,总之波画的处理是隶书中非常关键的笔画。

  捺画

  运笔近波画,只是由上而下运笔,拖笔中锋呈弧形状:有对还有些微的回锋收势,但此动作决不能“露痕”,露痕则字俗。捺画最要紧是要以中锋写成,而忌贪图省力用侧锋写。

  撇画

  撇在隶书中变化也很多,但却是最难的一划,因其基本是逆锋运笔逆锋收笔,即如反手球。吾常在此败笔。撇常有的几种写法如下:

  钩法

  钩与捺运笔方式相近。有些字的钩处理成横捺,只是收笔回锋逆折更大些,不像捺笔收笔的“挑”势如“孔”字,也有处理成拖笔的,也有自然断笔的。

  折画

  转折,这是隶篆的一个笔法革命,即把圆转变成方折。其写法是平拖到折处稍停(其实稍作提笔)然后换锋下行,是两笔书。隶书的转折还带很大程度的篆意,即方中带圆转味道,所以总出现楷书的斜角和脱肩。如上面的“祠”字,转折处几乎可看出断意。

  还有一种右转字,如“孔”、“已”、“党”、“笔”等最后一笔。这些亦讲究圆匀。如要折角外露,转折时稍稍提笔;而如竖锋行笔,自然转过,即可得圆味。

  点画

  篆书中无“点”画,隶书开创了“点”的运用。

  “点”的面积虽小,但却是一个字的传神之笔,“点”常给字以“活势”、“动势”。

  常写楷书的人都不难体会到,隶书的“点”画与楷书的“垂露”点法很不相同,楷书的左轻右重、上轻下重几乎是不可动摇的,而隶书的点画则因字因势或侧或欹,运笔要慢得多也难得多。隶书点画藏锋逆入是肯定的,出锋方向则因字因势因情而定。如以上“对”字的三点,全部精神都因了这三点的出锋方向。上两点一左一右相对出锋,十分幽默;而下一点向下出锋,以紧逼下面勾取得平衡,形成一种倚势,构思颇为独特。

  隶书的结字比之用笔画为笔更为复杂,它不仅变化大,而且还有对篆字作简化处理甚至变体处理。从整体布局上看,由于隶书变篆书自上而下的纵势为左右舒展的横势,其布白方式也丰富多了。这些因素加起来,便形成了隶书结字的不同风格和方式。

  初学者往往容易有一种错觉,以为隶书是偏于扁形的,这实在是一个误解。隶书给人以扁的感觉,除了确有不少人把其写扁外,也因隶书波磔的舒展有向左右扩张的视差。其实,隶书在结字上乘袭了大篆因字立形的精神,即以字体取形。如横笔多,字体自然变长,横笔少,也不必千篇一律地“作扁”。

  其次,隶书字形的方块组合很明显,稳实、纯朴是其很突出的风貌。所以,在结字上,要求各个偏旁部首都能独立存在,各自成形体,各自能平衡,以保证整体字的稳重感厚实感。

  点画避让,也是一个原则,如上述点过的所谓“雁不双飞”,“蚕无二设”,便是避让。如上面一“子”字,为突出竖匀一主笔,钩画平拖曳出,而横笔平写,取收势而不是处理皮波通,这也是让。避让是结字的一种常用的技巧,隶书各名碑书风迥异,很大程度上在于其避让手法的运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