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溪山无尽图》(局部见图一),是明末清初山水画家龚贤晚年的一幅山水画。它不仅是龚贤一生绘画艺术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一件独具特色的作品。
龚贤(1618—1689年),字半千、半亩,号野遗、柴丈人等,江苏昆山人。他既注重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笔耕不辍,勤于思考,创造出浑朴中透着秀逸、深厚中蕴含苍茫的山水画风格。
《溪山无尽图》创作于1680年至1682年(清康熙十九年至康熙二十一年),纸本水墨,长726.7厘米,宽27.7厘米。尾纸处龚贤题写有一段长长的跋文(见图二),详述了这幅画所用的绘画材料、装裱形式、创作方法、艺术构思,以及作品的归属等文化信息,文字凝练,耐人寻味。跋文如下:
庚申春,余偶得宋库纸一幅,欲制卷,畏其难于收放;欲制册,不能使水远山长。因命工装潢之,用册式而画如卷。前后计十二帧,每帧各具一起止;观毕伸之,合十二帧而具一起止。谓之折卷也可,谓之通册也可。然中间构思位置要无背于理,必首尾相顾而疏密得宜。觉写宽平易而高深难,非遍游五岳,行万里路者,不知山有本支而水有源委也。是年以二月濡笔,或十日一山,五日一石;闲则拈弄,遇事而辍;风雨晦冥,门无剥啄,渐次增加;盛暑祁寒,又且高阁;谁来逼迫,任改岁时。逮今壬戌长至而始成,命之曰:溪山无尽图。忆余十三便能画,垂五十年而力砚田,朝耕暮获,仅足糊口,可谓拙矣。然荐绅先生不以余之拙而高车驷马亲造荜门,岂果以枯毫残渖有贵于人间耶?顷挟此册游广陵,先挂船迎銮镇于友人座上。值许葵庵司马邀余旧馆下榻授餐。因探余笥中之秘,余出此奉教。葵庵曰:“讵有见米颠袖中石而不攫之去者乎?请月给米五石,酒五斛,以终其身,何如?”余愧岭上白云,堪自怡悦,何令谬加赞赏,遂有所要而与之。尤嘱葵庵幸为藏拙,勿使人笑君宝燕石而美青芹也。半亩龚贤记。
龚贤生活的时代,书画用纸的种类比前代丰富了许多。明清两代还常常仿造一些宋代的书画用纸,如明新安仿造宋藏经笺纸、清仿澄心堂纸等,当时也有不错的市场。龚贤对书画用纸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从跋文中可以看出,怎样利用这张偶得的宋代库存旧纸,让龚贤花了不少心思。他想制成长卷,又怕展开和收卷起来不太方便;想制成册页,又怕无法体现自然风景山远水长之美。经过再三考虑,他最终将这张“宋库纸”制成十二开册页,分别作画,独立成篇。巧妙的是,这十二幅画又能前后呼应连成一幅完整的长卷山水。这样一来,分开是册页,合起来是长卷。这种巧妙的构思和形式非常少见,也增加了创作难度,龚贤对于不同艺术形式的驾驭能力从中可窥一斑。
龚贤1680年动笔创作,1682年冬至前后最终完成《溪山无尽图》。从跋文中可以得知,他经常是“十日一山,五日一石”,透射出对待创作绝不轻率动笔的虔诚的艺术态度。在中国画画家看来,身心体悟对于艺术创作至关重要,所以他们会花大量时间游山看水、体会自然,这也是经典佳作“必经年累月而后告成”的主要原因。正因有了这种真情实感的积累,画家动笔创作时才能凝神静气、神与心会,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一一付诸笔端,绘就一件艺术精品。
跋文后半段文字中,龚贤回忆起自己50多年的绘画生涯,心中充满无限感慨,这种“纸为桑田笔做耕”的卖画生活,所得银两也仅仅够养家糊口之用。1682年,龚贤出游扬州,途经迎銮镇(今江苏省仪征市真州镇),暂住友人家中。其间,许葵庵邀请龚贤到家中用餐。当见到这幅“通册”时,许葵庵对龚贤的艺术才能大加赞赏,买下了这幅画,成为《溪山无尽图》的第一位收藏者。
龚贤将画交给许葵庵之前题写了这段跋文。不知何时起,这幅画从许葵庵那里流散出去,辗转几百年在世间沉浮漂流。后来的收藏者又重新将这十二开册页及跋文共同装裱为一幅完整的长卷作品,成为现在的样子。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溪山无尽图》被完好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供后人欣赏和研究。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