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历代名画记》中国第一部画史专著。唐代张彦远著。张彦远出身收藏丰富的宰相世家,擅长书画,编有《法书要录》等。《历代名画记》成书于大中元年(847)。全书10卷。前3卷阐述绘画的发展和绘画理论以及有关鉴识、装裱、收藏等方面的标准、知识、历史等。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当时绘画的整个领域。后7卷收入自轩辕时起至唐会昌元年(841)间370余位画家的小传,以时代先后为序,分等级列传;多为一人一传,亦有父子或师徒合传者;内容有详略之分,包括姓名字号、籍贯生平、擅长、著述及前人评论与作品著录等。该书总结了前人有关画史、画论研究的成果,开创了编写绘画通史的完备体例,是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资料。
张彦远,河东人,能文工字,学隶书外,多喜作八分书。其家既出累世缙绅之后,且复好事,故藏积图书,如钟、张、卫、索、王、羲、献而下,每至成轴。其大父稔已有书名。初得钟繇笔意,壮岁遂仿献之,暮年人许有羲之风度。盖凡三变而后有成,此其遗风余泽,沾馥后人者特非一日。彦远既世其家,乃富有典刑,而落笔不愧。作者观其为论,以为书非小道,本以助人伦、穷物理,神化不能以藏其秘,灵怪不能以遁其形。则知盘礴胸次者固已,吞云梦者八九矣。其流于笔端,自应过人。矧夫历代奇观,一一到眼。而手传心受处,复有家学耶。尝作《法书要录》一十卷,具载古人论书语。且以完传列之,又以九等品第书学人物,自汉至唐上下千百载间,其大笔名流,几不逃彀中矣。更撰《历代名画记》,为十卷,自序其右云:“得此二书,则书画之事毕矣。”观其编次之善,果非虚语。又尝以八分,录前人诗什数章,至其仿古出奇,亦非凡子可到。
右《宣和书谱》本传。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彦远字爱宾。
◆提要
《历代名画记》十卷,唐张彦远撰。自序谓家世藏法书名画,收藏鉴识,自谓有一日之长。案《唐书》称彦远之祖宏靖,家聚书画侔秘府。李绰《尚书故实》亦多记张氏书画名迹。足证自序之不诬。故是书述所见闻,极为赅备。前三卷皆画论,一叙画之源流,二叙画之兴废,三四叙古画人姓名,五论画六法,六论画山水树石,七论传授南北时代,八论顾陆张吴用笔,九论画体工用搨写,十论名价品第,十一论鉴识收藏阅玩,十二叙自古跋尾押署,十三叙自古公私印记,十四论装褙褾轴,十五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十六论古今之秘画珍图。自第四卷以下,皆画家小传。然即第一卷内所录之三百七十人,既俱列其传於后,则第一卷内所出姓名一篇,殊为繁复。疑其书初为三卷,但录画人姓名,后裒辑其事迹评论续之於后,而未删其前之姓名一篇,故重出也。书中徵引繁富,佚文旧事,往往而存。如顾恺之《论画》一篇,魏晋胜流《名画赞》一篇,《画云台山记》一篇,皆他书之所不载。又古书画中褚氏书印乃别一褚氏,非遂良之迹。可以释石刻《灵飞经》前有褚氏一印之疑,亦他书之所未详。即其论杜甫诗幹惟画肉不画骨句,亦从来注杜诗者所未引。则非但鉴别之精,其资考证者亦不少矣。晁公武《读书志》别载彦远《名画猎精》六卷,记历代画工名姓,自始皇以降,至唐朝,及论画法并装褙裱轴之式,鉴别阅玩之方。毛晋刻是书跋,谓彦远自序止云《历代名画记》,不及此书,意其大略相似。考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诸家文字,列有是书,注曰,无名氏撰。其次序在张怀瓘《画断》之后,李嗣真《后画品录》之前,则必非张彦远之作,晁氏误也。
●卷一
○叙画之源流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於天然,非由述作。古圣先王受命应箓,则有龟字效灵、龙图呈宝。自巢燧以来,皆有此瑞,迹映乎瑶牒,事传乎金册。庖牺氏发於荣河中,典籍、图画萌矣;轩辕氏得於温洛中,史皇、苍颉状焉。奎有芒角,下主辞章;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按字学之部,其体有六:一古文,二奇字,三篆书,四佐书,五缪篆,六鸟书。在幡信上书端象鸟头者,则画之流也。(汉末大司空甄丰校字,体有六书。古文,即孔子壁中书。奇字,即古文之异者。篆书,即小篆也。佐书,秦隶书也。缪篆,所以摹印玺也。鸟书,即幡信上作虫鸟形状也)颜光禄云:“图载之意有三:一曰图理,卦象是也;二曰图识,字学是也;三曰图形,绘画是也。”又周宫教国子以六书,其三曰象形,则画之意也。是故知书画异名而同体也。(周礼保章氏掌六书:指事、谐声、象形、会意、转注、假借。皆苍顿之遗法也)洎乎有虞作绘画明焉,既就彰施,仍深比象,于是礼乐大阐,教化由兴,故能揖让而天下治,焕乎而词章备。《广雅》云:“画,类也。”《尔雅》云:“画,形也。”《说文》云:“画,畛也。象田畛畔所以画也。”《释名》云:“画,挂也。以彩色挂物象也。”故鼎锺刻,则识魑魅,而知神奸;旂章明,则昭轨度,而备国制。清庙肃而樽彝陈,广轮度而强理辨。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故陆士衡云:“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此之谓也,善哉。曹植有言曰:“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异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具;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臣死难,莫不抗节;见放臣逐子,莫不叹息;见淫夫妒妇,莫不侧目;见令妃顺后,莫不嘉贵。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昔夏之衰也,桀为暴乱,太史终抱画以奔商;殷之亡也,纣为淫虐,内史挚载图而归周。燕丹请献,秦皇不疑;萧何先收,沛公乃王。图画者,有国之鸿宝,理乱之纪纲。是以汉明宫殿,赞兹粉绘之功;蜀郡学堂,义存劝戒之道。马后女子,尚愿戴君于唐尧;石勒羯胡,犹观自古之忠孝。岂同博奕用心,自是名教乐事。”余尝恨王充之不知言,云:“人观图画上所画,古人也。观画古人,如视死人,见其面而不若观其言行。古贤之道,竹帛之所载灿然矣,岂徒墙壁之画哉?”余以此等之论舆夫大笑,其道诟病,其儒以食,与耳讨牛鼓簧又何异哉?
○叙画之兴废
图画之妙,爰自秦汉,可得而记。降于魏晋,代不乏贤。洎乎南北,哲匠间出。曹、卫、顾、陆,擅重价于前;董、展、孙、杨,垂妙迹于后。张、郑两家,高步于隋室;大安兄弟,首冠于皇朝。此盖尤所烜赫也。世俗知尚者,其馀英妙,今亦殚论。汉武创置秘阁,以聚图书;汉明雅好丹青,别开画室。又创立鸿都学,以积奇艺,天下之艺云集。及董卓之乱,山阳西迁,图画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馀乘。遇雨道艰,半皆遗弃。魏晋之代固多藏蓄,胡寇入洛,一时焚烧。宋、齐、梁、陈之君,雅有好尚。晋遭刘曜,多所毁散。重以桓玄,性贪好奇,天下法书名画,必使归已。及玄篡逆,晋府真迹,玄尽得之。何法盛《晋中兴书》云:“刘牢之遣子敬宣诣玄请降。玄大喜,陈书画共观之。玄败,宋高祖先使臧喜入宫载焉。”南齐高帝科其尤精者,录古来名笔,不以远近为次,但以优劣为差。自陆探微至范惟贤,四十二人为四十二等、二十七秩、三百四十八卷。听政之馀,旦夕披玩。梁武帝尤加宝异,仍更搜葺。元帝雅有才艺,自善丹青。古之珍奇,充牣内府。侯景之乱,太子纲数梦秦皇更欲焚天下书。既而内府图画数百函,果为景所焚也。及景之平,所有画皆载入江陵,为西魏将于谨所陷。元帝将降,乃聚名画、法书及典籍二十四万卷,遣后閤人高善宝焚之。帝欲投火俱焚,宫嫔牵衣得免。吴越宝剑并将斫柱令折,乃叹曰:“萧世诚遂至于此,儒雅之道今夜穷矣。”于谨等于煨烬之中,收其书画四千馀轴,归于长安。故颜之推《观我生赋》云:“人民百万而囚虏,书史千两而烟扬,史籍已来,未之有也!溥天之下,斯文尽丧。”陈天嘉中,陈主肆意搜求,所得不少。及隋平陈,命元师记室参军裴矩、高频收之,得八百余卷。隋帝于东京观文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自古法书;西曰“宝迹台”,收自古名画。炀帝东幸扬州,尽将随驾;中道船覆,太半沦弃。炀帝崩,并归宇文化及。至聊城,为窦建德所取。留东都者,为王世充所取。圣唐武德五年,克平僣逆,擒二伪主,两都秘藏之迹、维杨扈从之珍,归我国家焉。乃命司农少卿宋遵贵载之,以船沂河西上,将致京师,行经砥柱,忽遭漂没,所存十亡一二(国初内库只有三百卷,并隋朝以前相承御府所宝)。太宗皇帝特所耽玩,更于人间购求。天后朝张易之奏召天下画工,修内库图画。因使工人各推所长,锐意模写,仍旧装楷,一毫不差。其真者多归易之。易之诛后,为薛少保稷所得。薛没后,为岐王范所得(玄宗弟,谥惠文太子)。王初不陈奏,后惧乃焚之。时薛少保与岐王范、石泉公王方庆家所蓄图画,皆归于天府。禄山之乱,耗散颇多。肃宗不甚保持,颁之贵戚。贵戚不好,鬻于不肖之手。物有所归,聚于好事之家。及德宗艰难之后,有经散失,甚可痛也。自古兵火亟焚,江波屡斗,年代寝远,失坠居多。傥时君之不尚,则阙其搜访;非至人之赏玩,则未辩妍蚩。所以骏骨不来,死鼠为璞,嗟乎!今之人,众艺鲜至,此道尤衰。未曾误点为蝇,惟见亡成类狗。彦远家代好尚,高祖河东公、曾祖魏国公相继鸠集名迹。先是魏国公与司徒汧公(李勉)并佐霍国公关内三军幕府(王思礼),霍公平定两京,魏公之策也。魏公与汧公因其同寮,遂成久要,并列藩阃,齐居台衡,雅会襟灵,琴书相得。汧公博古多艺,穷精蓄奇,魏晋名踪,盈于箧笥。许询、逸少经年共赏山泉,谢傅、戴逵终日惟论琴画。(汧公任南海日,于罗浮山得片石。汧公子兵部员外郎约有于润州海门山得双峰石,并为好事所宝,悉见传授。又汧公手斫雅琴,尤佳者曰“向泉”、曰:“韵磬。”汧公在滑州,魏公在西川,金玉之音,山川亡间。画缄瑶匣,以表嘉贶。西川幕客司空曙赋曰:“白雪高吟际,青宵远望中。谁言路遐旷,宫徵暗相通。”时汧公并寄重宝,琴解及琴荐成在焉。)大父高平公与爱弟主客员外郎(彦远叔祖,名谂)及汧公爱子缵(祠部郎中)、缵弟约(兵部员外郎,字存博),更叙通旧,遂契忘言。远同庄惠之交,近得荀陈之会。大父请缵为判官,约与主客皆高谢荣宦,琴尊自乐,终日陶然,士流企望莫及也。由是万卷之书尽归王粲,一厨之画惟寄桓玄。李兵部又于江南得萧子云壁书飞白萧字,匣之以归洛阳,授余叔祖,致之修善里,构一亭,号曰“萧斋”。(王涯相倚权势,负之而趋,太和末为乱兵所坏。其萧字本末具余所撰《法书要录》中)元和十三年,高平公镇太原,不能承奉中贵,为监军使内官魏弘简所忌,无以指其瑕,且骤言于宪宗曰:“张氏富有书画。”遂降宸翰,索其所珍。惶骇不敢缄藏,科简登时进献,乃以钟、张、卫、索真迹各一卷,二王真迹各五卷,魏、晋、宋、齐、梁、陈、隋杂迹各一卷,顾、陆、张、郑、田、杨、董、展洎国朝名手画合三十卷,表上曰:“伏以前代帝王,多求遗逸,朝观夕览,取鉴于斯。陆下睿圣钦明,凝情好古。听政之暇,将以怡神。前件书画,历代共宝,是称珍绝。其陆探微、萧史图妙冠一时,名居上品。所希睿鉴,别赐省览。”又别进《玄宗马射真图》(永五府同马,陈闳画),表曰:“玄宗天纵神武,艺冠前王。凡所游畋,必存绘事。岂止云梦殪兕,楚人美旌盖之雄;浔阳射蛟,汉史称舳舻之盛。前件图,臣瞻奉先灵,素所宝惜。陛下傍求珍迹,以备石渠。祖宗之美,敢不献呈。”(掌书记监察御史李德裕制词)手诏答曰:“卿庆传台铉,业嗣弓裘,雄词冠于一时,奥学穷乎千古。图书兼蓄,精博两全。别进《玄宗马射真图》,恭获披捧,瞻拜感咽,圣灵如临。其钟、张等书,顾、陆等画,古今共宝,有国所珍。朕以视朝之余,得以寓目,因知丹青之妙,有合造化之功。欲观象以省躬,岂好奇而玩物。况烦章奏,嘉叹良深。”其书画并收入内库,世不复见。其余者,长庆初大父为内贵魏弘简门人宰相元祯所挤,出镇幽州,遇朱克融之乱,皆失坠矣。非戎虏所爱,及事定,颇有好事购得之彦远。时未龀岁,恨不见家内所宝,其进奉之外,失坠之馀,存者才二三轴而巳。虽有豪势,莫能求旃。嗟尔后来,尤须靳固。宜抱漆书而兴叹,莫将榧柿以藩身,聊因暇日,编为此记,且撮诸评品,用明乎所业,亦深于史传,以广其所知(后汉孙畅之有《述画记》,梁武帝、陈姚最、谢赫、隋沙门彦琮、唐御史大夫李嗣真、秘书正宗刘整、著作郎顾况并兼有《画评》,中书舍人裴孝源有《画录》,窦蒙有《画拾遗录》,率皆浅薄漏略,不越数纸。僧琮之评最为谬误,传写又复脱错,殊不足看也)如宋朝谢希逸、陈朝顾野王之流,当时能画,评品不载,详之近古,遗脱至多。盖是世上未见其踪,又述作之人,不广求耳?呜呼,自古忠孝义烈、湮没不称者,曷胜记哉,况书画耶?圣唐至今二百三十年,奇艺者骈罗,耳目相接。开元、天宝,其人最多。何必六法俱全(六法解在下篇),但取一技可采(谓或人物、或屋木、或山水、或鞍马、或鬼神、或花鸟,各有所长)。自史皇至今大唐会昌元年,凡三百七十馀人,编次无差,铨量颇定。此外旁求错综,心目所鉴,言之无隐。将来者有能撰述,其或继之。时大中元年,岁在丁卯。
○叙历代能画人名(自轩辕至唐会昌,凡三百七十一人)
轩辕时一人
史皇
周一人
封膜
齐一人
敬君
秦一人
烈裔
前汉六人
毛延寿、陈敞、刘白、龚宽、阳望、樊育。
后汉六人
赵岐、刘褒、蔡邕、张衡、刘旦、杨鲁。
魏四人
曹髦、杨修、桓范、徐邈。
吴二人
曹不兴、吴王赵夫人。
蜀二人
诸葛亮、亮子瞻。
晋二十三人
明帝、荀勖、张墨、卫协、王廙、王羲之(子献之)、康昕、顾恺之、史道硕、谢稚、夏侯瞻、嵇康、温峤、谢岩、曹龙、丁远、杨惠、江思远、王濛、戴逵(逵子教勃、弟颐)
宋二十八人
陆探微(探微子绥、绥弟弘肃)、顾宝光、宗炳、王微、谢庄、袁倩(倩子质)、史敬文、史艺、刘斌、尹长生、顾骏之、康允之、顾景秀、吴暕、张则、刘胤祖(弟绍祖、子璞)、蔡斌、濮万年(弟道兴)、史粲、朱僧辩、褚灵石、范惟贤
南齐二十八人
宗测、刘系宗、姚昙度(子释惠觉)、蘧道愍(甥沙门僧珍)、章继伯、范怀珍、钟宗之、王奴、王殿、戴蜀、陈公恩、陶景真、张季和、沈标、谢赫、沈粲、丁光、周昙斫、谢惠连、谢约、虞坚、丁宽、刘瑱、毛惠远(弟惠秀、子棱)
梁二十人
元帝(子方等)、萧太连、萧贲、陆杲、陶弘景、张僧繇(子善果、善果,弟儒童)、袁昂、焦宝愿、稽宝钧、聂松、解倩、陆整、江僧宝、僧威公、僧古、底俱、僧摩罗菩提、僧迦佛佗
陈一人
顾野王
后魏九人
蒋少游、郭善明、侯文和、柳俭、闵文和、郭道兴、杨乞德、王由、祖班
北齐十人
高孝珩、萧放、杨子华、田僧亮、刘杀鬼、曹仲达、殷英童、高尚士、徐德祖、曹仲璞。
后周一人
冯提伽
隋二十一人
阎毗、何稠、刘龙(龙弟衮)、展子虔、郑法士(弟法轮、子德文)孙尚子、董伯仁、杨契丹、刘乌、陈善见、江志、李雅、王仲舒、阎思光、解悰、程瓒、尉迟跋质那、僧昙摩拙乂。
唐二百六人
汉王元昌(弟韩王元嘉、滕王元婴)、阎立德(弟立本)、张孝师、范长寿、何长寿、尉迟乙僧、刘孝思、靳智翼、王定、梁宽、吴智敏、康萨陀、王知慎、王韶应、檀智敏、杨须跋、赵武端、范龙树、周乌孙、杨德绍、陈义、殷参攵、殷季友、许琨、僧法明、钱国养、左文通、王陀子、牛昭、吴道子、张庆儿、杨惠之、员明、程进、韩伯通、窦弘果、毛婆罗、孙仁贵、谈皎、僧金刚三藏、张遵礼、王绍宗、宋令文、司马承祯、卢鸿、释翛然、郑虔、郑逾、曹霸、李果奴(果奴孙士昉)、韩干、孔荣、陈闽、孟仲晖、杜景祥、王允之、王维、张諲、刘方平、王熊、王象、田琦、窦师纶、江都王绪、李逖、李平钧、崔阳元、李灵、张维亘、李滔、张通、耿昌言(弟昌期)、周古言、严杲、杨德本、具俊、李韶、魏晋孙、蒯廉、白旻、韩嶷(子文肃)、陈庭、高江、车道政、滕王湛然、齐皎(皎弟映)、朱审、王宰、毕宏、杨炎、史瓒、裴谞、韦鉴(弟銮、子鶠)、张璪、陈昙、顾况、沈宁、李生、金忠义、翟琰、刘商、张藏、杨庭光、卢棱伽、姚景仙、武静藏、董萼、陈静心(弟静眼)、程雅、杨垣(垣子爽)、杨仙乔、解倩、冯绍正、姜皎、李思训(弟恩诲,恩诲子林甫,林甫弟昭道,林甫侄凑)、薛稷、郎余令、曹元廓、刘行臣、畅(子明瑾)、杨宁、杨升、张萱、尹琳、李仲昌、李嗣真、韦无忝(弟无纵)、朱抱一、竺元标、蔡金刚、毛嵩、姚彦山、程逊、董好子、杨树儿、耿纯、任真亮、陆庭曜、畅整、李相国、陈悫、刘智敏、史晟、何君墨、京元成、崔霞、冷元琇、马光业、李蛮子、马树鹰、祝丘、潘细衣、周子敬、段去惑、僧智瑰、殷令名、殷闻礼(子仲容)、刘整、刘之奇、边鸾、于锡、强、梁广、陈庶、陈恪(恪子积善)、戴重席、刘之章、周昉、赵博文(兄博宣)、王朏、郑寓、韩滉、戴嵩(嵩弟峄)、李渐(子仲和)、萧悦、周太素、曲庭、萧悦、张志和、侯莫陈厦、僧道芬、郑町、梁洽、项容、吴恬、王默。
○论画六法
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模移写。自古画人罕能兼之。”彦远试论之曰: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上古之画,迹简意澹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今人之画,错乱而无旨,众工之迹是也。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然则,古之嫔擘纤而胸束,古之马喙尖而腹细,古之台阁竦峙,古之服饰容曳,故古画非独变态、有奇意也,抑亦物象殊也。至于台阁树石、车舆器物无生动之可拟,无气韵之可侔,直要位置向背而已。顾恺之曰:“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其台阁一定器耳,差易为也。”斯言得之。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故韩子曰:“狗马难,鬼神易。狗马乃凡俗所见,鬼神乃谲怪之状。”斯言得之。至于经管位置,则画之总要。自顾、陆以降,画迹鲜存,难悉详之。唯观吴道玄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必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也。所以气韵雄状,几不容于缣素;笔迹磊落,遂恣意于墙壁。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至于传模移写,乃画家末事。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呜呼!今之人,斯艺不至也。宋朝顾骏之常结构高楼以为画所,每登楼去梯,家人罕见。若时景融朗,然后含毫;天地阴惨,则不操笔。今之画人,笔墨混于尘埃,丹青和其泥滓,徒污绢素,岂曰绘画?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
○论画山水树石
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详古人之意,专在显其所长,而不守于俗变也。国初二阎擅美,匠学杨、展精意。宫观渐变,所附尚犹。状石则务于雕透,如冰澌斧刃;绘树则刷脉镂叶,多栖桔苑柳。功倍愈拙,不胜其色。吴道玄者,天付劲毫,幼抱神奥。往往于佛寺画壁,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又于蜀道写貌山水。由是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李将军李中书)。树石之状,妙于韦鶠,穷于张通(张璪也)。通能用紫毫秃锋,以掌摸色,中遗巧饰,外若混成。又若王右丞之重深、杨仆射之奇赡、朱审之浓秀、王宰之巧密、刘商之取象,其馀作者非一皆不过之。近代有侯莫陈厦、沙门道芬,精致周沓,皆一时之秀也。吴兴郡南堂有两壁树石,余观之而叹曰:“此画位置石,道芬迹类。宗偃是何人哉?”吏对曰:“有徐表仁者,初为僧,号宗偃,师道芬则入室,今寓于郡侧。年未衰而笔力奋。”疾召而来,徵他笔皆不类。遂指其单复西折之势,耳剽心晤,成若宿构,使其凝意,且启幽襟。迨乎构成,亦窃奇状。向之两壁,盖得意深奇之作,观其潜蓄岚濒,遮藏洞泉,蛟根束鳞,危干凌碧,重质委地,青飚满堂。吴兴茶山,水石奔异,境与性会,乃召于山中,写明月峡,因叙其所见,庶为知言。知之者解颐,不知者拊掌。
●卷二
○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
自古论画者,以顾生之迹天然绝伦,评者不敢一二。余见顾生评论魏晋画人,深自推挹卫协(卫协、顾恺之并见第五卷),即知卫不下于顾矣。只如狸骨之方,右军叹重;龙头之画,谢赫推高。名贤许可,岂可容易?后之浅俗安能察之?详观谢赫,评量最为允惬。姚、李品藻,有所未安(姚最、李嗣真也)。李驳谢云:“卫不合在顾之上,全是不知根本,良可于悒?只如晋室过江,王廙书画为第一,书为右军之法,画为明帝之师(晋平南将军王廙,字世将)。今言书画,一向吠声,但推逸少明帝,而不重平南。如此之类至多,聊且举其一二。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今粗陈大略,云至如晋明帝师于王廙,卫协师于曹不兴、顾恺之、张墨,荀勖师于卫协(卫、张同时并有画圣之名)、史道硕,王微师于荀勖,卫协,戴逵师于范宣(荀、卫之后,范宣第一),逵子、弟颙师于父(已上晋)。陆探微师于顾恺之,探微子绥、弘肃并师于父、顾宝光,袁倩师于陆,倩子质师于父,顾骏之师于张墨,张则师于吴暕,吴暕师于江僧宝,刘胤祖师于晋明帝,胤祖弟绍祖、子璞并师于胤祖(已上宋)。姚昙度子释惠觉师于父,蘧道敏师于章继伯(蘧后胜于章也),道敏甥僧珍师于道敏,沈标师于谢赫,周昙妍师于曹仲达,毛惠远师于顾,惠远弟惠秀、子棱并师于惠远(皆不及惠远。已上南齐)。袁昂师于谢张郑(袁尤得绮罗之妙也),张僧繇子善果、儒童并师于父,解倩师于聂松、蘧道敏(道敏及解倩),焦宝愿师于张谢,江僧宝师于袁陆及戴(江长于画人。以上梁)。田僧亮师于董展(田、杨与董、展声价相侔,田、杨、郑三人同时也),曹仲达师于袁(袁胜曹。已上北齐)。郑法士师于张(张芝高足),法士弟法轮、子德文并师于法士(不及法士也),孙尚子师于顾、陆、张、郑(尚子鞍马树石几胜于法士),陈善见师于杨郑(善见写榻杨郑之迹不辨),李雅师于张僧繇,王仲舒师于孙尚子(已上隋)。二阎师于郑、张、杨、展(兼师于父毗览,在隋朝),范长寿、何长寿并师于张(何劣于范),尉迟乙僧师于父(尉迟跋质那,在隋朝),陈庭师于乙僧(乙僧外国陈庭次),靳智翼师于曹(曹创佛事,画佛有曹家样、张家样及吴家样),吴智敏师于梁宽(宽胜智敏),王智慎师于阎(极类阎之迹而少劣),檀智敏师于董,吴道玄师于张僧繇(又师于张孝师,又授笔法于张长史旭),卢棱伽、杨庭光、李生、张藏并师于吴(各有所长,棱伽、庭光为上足),刘行臣师于王韶应、韩干,陈闳师于曹霸王,绍宗师于殷仲容(已上国朝画人,近代皆不载也)。各有师资,递相仿效,或自开户牖,或未及门墙,或青出于蓝,或冰寒于水,似类之间,精粗有别,只如田僧亮、杨子华、杨契丹、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孙尚子、阎立德、阎立本并祖述顾陆僧繇。田则郊野柴荆为胜,杨则鞍马人物为胜,契丹则朝廷簪组为胜,法士则游宴豪华为胜,董则台阁为胜,展则车马为胜,孙则美人魑魅为胜,阎则六法备该,万象不失。所言胜者,以触类皆能,而就中尤所偏胜者。俗所共推展善屋木,且不知董、展同时齐名,展之屋木不及于董。李嗣真云:“三休轮奂,董氏适其微;六辔沃若,展生居其骏。而董有展之车马、展无董之台阁。”此论为当。若论衣服车舆、土风人物,年代各异,南北有殊。观画之宜,在乎详审。只如吴道子画仲由,便戴木剑;阎令公画昭君,已著帏帽。殊不知木剑创于晋代,帏帽兴于国朝。举此凡例,亦画之一病也。且如幅巾传于汉魏,幂离起自齐隋,幞头始于周朝(拆上巾军旅所服,即令幞头也。用全帽皂向后幞发,俗谓之“幞头”。自武帝建德中裁为四角也),巾子创于武德,胡服靴衫岂可辄施于古象,衣冠组绶不宜长用于今人。芒履非塞北所宜,牛车非岭南所有。详辩古今之物,商较土风之宜,指事、绘形可验时代。其或长生南朝,不见北朝人物;习熟塞北,不识江南山川;游处江东,不知京洛之盛。此则非绘画之病也。故李嗣真评董展云:“地处平原,阙江南之胜;迹参戎马,乏簪裾之仪。此是其所未习,非其所不至。”如此之论,便为知言。譬如郑玄未辩栌梨、蔡谟不识螃蟹、魏帝终削《典论》(初以其无火浣布,著《典论》言之,刊于太学。后有外国献火浣布,遂削弃《典论》也),隐居有昧药名(陶隐居,本朝多未晓,北地乐名也),吾之不知,盖阙如电。虽有不知,岂可言其不博?精通者所宜详辩南北之妙迹、古今之名踪,然后可以议乎画。
○论顾陆张吴用笔
或问余以顾、陆、张吴用笔如何?对曰:“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趋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伦。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张既号‘书颠’,吴宜为‘画圣人’,假天造英灵不穷。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弯弧挺刃,植柱构梁,不假界笔直尺。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常有口诀,人莫得知。数仞之画,或自背起,或从足先,巨壮诡怪,肤脉连结,过于僧繇矣。”或问余曰:“吴生何以不用界笔直尺而能弯孤挺刃,植柱构梁?”对曰:“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功,假吴生之笔,向所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也。凡事之臻妙者,皆如是乎。岂止画也?与乎庖丁发硎、郢匠运斤,效颦者徒劳捧心,代斫者必伤其手,意旨乱矣,外物役焉,岂能左手划圆、右手划方乎?夫用界笔直又是死画也。守其神,专其一,是真画也。死画满壁,曷如污墁?真画一划,见其生气。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愈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虽弯弧挺刃、植柱构梁,则界笔直尺,岂得入于其间矣?”又问余曰:“夫运思精深者,笔迹周密,其有笔不周者,谓之如何?”余对曰:“顾、陆之神,不可见其盼际,所谓笔迹周密也。张、吴之妙,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或者颔之而去。
○论画工用榻写
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亡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彩。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也。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余今立此五等以包六法(六法已具第一卷),以贯众妙。其间诠量,可有数百等,孰能周尽?非夫神迈识高、情超心惠者,岂可议乎知画?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齐纨吴练,冰素雾绡,精润密致,机杼之妙也。武陵水井之丹、磨嵯之沙、越隽之空青、蔚之曾青、武昌之扁青(上品石绿)、蜀郡之铅华(黄丹也,出《本草》)、始兴之解锡(胡粉),斫炼澄汰,深浅轻重,精粗林邑。昆仑之黄(雌黄也,忌胡粉同用)、南海之蚁钅非(紫钅非也,造粉、燕脂、吴绿,谓之赤胶也)、云中之鹿胶、吴中之鳔胶、东阿之牛胶(采章之用也)、漆姑汁炼煎,并为重采,郁而用之(古画皆用漆姑汁。若炼煎,谓之郁色。于绿色上重用之)。古画不用头绿、大青(画家呼粗绿为头绿、粗青为大青),取其精华,接而用之。百年传致之胶,千载不剥;绝仞食竹之毫,一划如剑。有好手画人,自言能画云气。余谓门:古人画云,未为臻妙。若能沾湿绡素,点缀轻粉,纵口吹之,谓之吹云。此得天理,虽曰妙解,不见笔踪,故不谓之画。如山水家有泼墨,亦不谓之画,不堪仿效。江南地润无尘,人多精艺。三吴之迹,八绝之名。逸少右军、长康散骑,书画之能,其来尚矣。《淮南子》云:“宋人善画,吴人善冶。”(冶,赋色也)不亦然乎?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顾恺之有摹榻妙法)。古时好榻画十得七八,不失神彩笔踪,亦有御府榻本,谓之“官榻”。国朝内库翰林集贤秘阁,榻写不辍。承平之时,此道甚行。艰难之后,斯事渐废。故有非常好本榻得之者,所宜宝之,既可希其真踪,又得留为证验。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顾生首创维摩诘像(见第四卷),有清羸示病之容,隐死忘言之状。陆与张皆效之,终不及矣(张墨、陆探微、张僧繇并画维摩诘居士,终不及顾之所创者也)。
○论名价品第
或曰:“昔张怀瓘作《书估》,论其等级甚详,君曷不铨定自古名画,为画估焉?”张子曰:“书画道殊,不可浑诘。书即约字以言价,画则无涯以定名。况汉魏三国名踪已绝于代,今人贵耳贱目罕能详鉴。若传授不昧,其物犹存,则为有国有家之重宝。晋之顾、宋之陆、梁之张,首尾完全,为希代之珍,皆不可论价。如其偶获方寸,便可椷持。比之书价,则顾陆可用钟张,僧繇可同逸少。书则逡巡可成,画非岁月可就。所以书多于画,自古而然。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赵岐、刘褒、蔡邑、张衡(以上四人后汉)、曹髦、杨修、桓范、徐邈,(已上四人魏)、曹不兴(吴)、诸葛亮(蜀)之流是也。以晋宋为中古,则明帝、荀勖、卫协、王廙、顾恺之、谢稚、嵇康、戴逵(已上八人晋)、陆探微、顾宝光、袁倩、顾景秀之流是也(已上四人宋)。以齐、梁、北齐、后魏、陈、后周为下古,则姚昙度、谢赫、刘瑱、毛惠远(已上四人齐)、元帝、袁昂、张僧繇、江僧宝(已上四人梁)、杨子华、田僧亮、刘杀鬼、曹仲达(已上四人北齐)、蒋少游、杨乞德(已上二人后魏)、顾野王(陈)、冯提伽(后周)之流是也。隋及国初为近代之价,则董伯仁、展子虔、孙尚子、郑法士、杨契丹、东善见(已上六人惰)、张孝思、范长寿、尉迟乙僧、王知慎、阎立本、阎立德(已上六人唐)之流是也。上古质略,徒有其名。画之踪迹,不可具见。中古妍质相参,世之所重,如顾、陆之迹,人间切要。下古评量科简,稍易辨解,迹涉今时之人所悦。其间中古可齐上古,顾、陆是也;下古可齐中古,僧繇、子华是也;近代之价可齐下古,董、展、杨、郑是也;国朝画可齐中古,则尉迟乙僧、吴道玄、阎立本是也。若铨量次第,有数百等,今且举俗之所知而言。凡人民藏蓄,必当有顾、陆、张、吴著名卷轴,方可言有图画。若言有书籍,岂可无九经、三史?顾、陆、张、吴为正经,杨、郑、董、展为三史,其诸杂集为百家(吴虽近,可为正经)。必也手揣卷轴,口定贵贱,不惜泉代,要藏箧笥。则董伯仁、展子虔、郑法士、杨子华、孙尚子、阎立本、吴道玄屏风一片,直金二万,次者售一万五千(自隋以前,多画屏风。未知有画樟,故以屏风为准也)。其杨契丹、田僧亮、郑法轮、乙僧、阎立德一扇直金一万。且举俗间谙悉者,推此而言,可见流品。夫中品艺人有合作之时,可齐上品艺人;上品艺人当未遇之日,偶落中品。唯下品虽有合作,不得厕于上品。在通博之人,临时鉴其妍丑,只如张颠以善草得名,楷隶未必为人所宝,余曾见小楷,乐毅、虞、褚之流。韦鶠以画马得名,人物未必为人所贵,余见画人物,顾、陆可畴。夫大画与细画用笔有殊,臻其妙者,乃有数体。只如王右军书,乃自有数体。及诸行草,各有临时构思浅深耳。画之臻妙,亦犹于书。此须广见博论,不可匆匆一概而取。昔裴孝源都不知画,妄定品第,大不足观。但好之,则贵于金玉;不好,则贱于瓦砾。要之在人,岂可言价?
○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
夫识书人多识画,自古蓄聚宝玩之家,固亦多矣(已具第一卷中)。则有收藏而未能鉴识、鉴识而不善阅玩者,阅玩而不能装褫、装褫而殊亡铨次者,此皆好事者之病也。贞观、开元之代,自古盛时,天子神圣而多才,士人精博而好艺,购求至宝,归之如云,故内府图书谓之大备。(国初左仆射萧瑀及许善心、杨素、褚安福家并进图画,兼隋代所有,乃成林薮。贞观六年虞世南、褚遂良等奉敕简阅。开元十年十二月太子中允张悱充知按访书画使。天宝中,徐浩充采访图画使。前后不可具载名氏也)或有进献以获官爵,或有搜访以获锡赍。(开元中有商胡穆聿,别识图书,遂直集贤,告许按求。至德中,白身受金吾长史,改名许。时有潘淑善,以献书画拜官。辽东人王昌、括州叶丰、长安人田颖、洛阳人杜福、刘翌、河内人齐光,皆别识贩卖。此辈虽怜业好事,而迹类藩身。又有侍御史集贤直学士史维则充使,博访图书,悬以爵赏,所获不少。建中四年徐浩侍郎自云昏耄,奏男璹、前试国子司业兼太原县令窦蒙、蒙弟检校户部员外郎汴宋节度参谋臮,并皆别识,敕并用之。贞元初有卖书画人孙方颙,与余家买得真迹不少。今有男盈,在长安。顷年又有赵晏,皆为别识也)又有从来蓄聚之家,自号图书之府。(开元中邠王府司马窦瓒,颍川人也。右补阙席冀,安定人。监察御史潘履慎,荥阳人也。全部郎中蔡希寂,济阳人也。给事中窦绍、歙州婺源县令滕升,吴郡人也。陆曜,东郡人。福先寺僧朏、同官尉高至,渤海人也。国子主簿晁温,太原人也。雩县尉崔曼倩、永王府长史陈闳,颍川人也。监察御史薛邕,太原人。郭晖,并是别识收藏之人。近则张郎中从中、侍郎惟素,从申子也。萧桂州祐、李方古、归侍郎邓道士、卢元卿、韩侍郎愈、裴侍郎璘、段相邹平公、中书令晋公裴度、李太尉德裕)蓄聚既多,必有佳者。妍蚩浑杂,亦在铨量。是故非其人,虽近代亦朽蠹;得其地,则远古亦完全。其有晋宋名迹,焕然如新,已历数百年,纸素彩色未甚败。何故开元、天宝间踪或已耗散?良由宝之不得其地也。夫金出于山,珠产于泉,取之不已,为天下用。图画岁月既久,耗散将尽,名人艺士不复更生,可不惜哉?夫人不善宝玩者,动见劳辱、卷舒失所者,操揉便损、不解装褫者,随手弃损,遂使真迹渐少,不亦痛哉?非好事者不可妄传书画,近火烛不可观书画,向风日、正餐饮、唾涕不洗手并不可观书画。昔桓玄爱重图书,每示宾客。客有非好事者,正餐寒具(按寒具即今之环饼,以酥油煮之,遂污物也),以手捉书画,大点污。玄惋惜移时。自后每出法书,辄令洗手。人家要置一平安床褥,拂拭舒展观之。大卷轴宜造一架,观则悬之。凡书画,时时舒展,即免蠹湿。余自弱年,鸠集遗失,鉴玩装理,昼夜精勤,每获一卷、遇一幅,必孜孜葺缀,竟日宝玩。可致者必货弊衣、减粝食,妻子僮仆切切嗤笑,或曰:“终日为无益之事,竟何补哉?”既而叹曰:“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安能悦有涯之生?”是以爱好愈笃,近于成癖。每清晨间景,竹囱松轩,以千乘为轻,以一瓢为倦。身外之累,且无长物;唯书与画,犹未忘情。既颓然以忘言,又怡然以观阅。常恨不得窃观御府之名迹,以资书画之广博。又好事家难以假借,况少真本。书则不得笔法,不能结字,已坠家声,为终身之痛。画又迹不逮意,但以自娱,与夫熬熬汲汲名利交战于胸中,不亦犹贤乎?昔陶隐居,启梁武帝曰:“愚固博涉,患未能精。苦恨无书,愿作主书令史;晚爱楷隶,又羡典掌之人。人生数纪之内,识解不能周流天壤,区区惟恣五欲,实可愧耻。每以得作才鬼,犹胜顽仙。此陶隐居之志也。”由是书画皆为精妙。况余凡鄙于二道,能无癖好哉?(今彦远又别撰集《法书要录》等,共为二十卷。好事者得余二耆,则书画之事毕矣)
●卷三
○叙自古跋尾押署
前代御府,自晋宋至周隋,收聚图画,皆未行印记,但备列当时鉴识艺人押署。
宋
张则、袁倩、陆绥。
齐
刘瑱、毛惠远。
梁
沈炽文、唐怀允、徐僧权、孙子真、庾於陵、法象、徐汤、孙达、姚怀珍、范胤祖、江僧宝、满骞、陈延祖、顾操。
陈
杜僧谭、黄高。
北齐
丁道矜
隋
江总、姚察、朱异、何妥。
大业年月日。(奉敕装)
开皇年月日。(内史薛道衡署名跋尾)
亦有开皇年月日。(参军事学士诸葛颖、谘议参军开府学士柳顾言、释智果)
唐朝武德初,秦王府跋尾。(主薄上开府薛收,文学褚亮亦有。褚亮下更署虞世南姓名)
贞观中褚河南等监掌装背,并有当时鉴识人押署跋尾官爵姓名,贞观十一年月日。(兵曹史樊行整装,合若干纸,宣义郎行参军李德颖、数功曹参军金川县开国男平俨、典司马行相州都督府司马苏勖监、银青光禄大夫行黄门侍郎扶风县开国男常授监)
十二年月日。(题署同十一年)
十三年月日。(将仕郎直弘文馆臣王行直装,起居郎臣褚遂良监,司空许州都督赵国公臣无忌,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梁国公臣玄龄,特进尚书右仆射申国公臣士廉,特进郑国公臣徵吏部尚书臣君集,犯法后亦有楷却处,中书驸开马都尉安德郡开国公臣杨师道,左卫欠将军武阳县开国公臣李大亮,光禄大夫民部尚书莒国公臣唐俭,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河间郡王臣孝恭,刑部尚书彭城县开国公臣刘德威,兼太常卿扶风县开国男臣韦挺,少府监安昌县开国男臣冯长命,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左丞济阳县开国男臣唐皎,亦有不署冯长命、唐皎二人官爵姓名者)
十四年月日。(将仕郎直弘文馆臣张龙树装,某官士廉,某官徵,某官杨师道,起居郎臣褚遂良,亦有蔡臣捴装。其玄龄、士廉、魏徵、师道、君集,官爵姓名并同。师道后有左屯卫大将军上柱国通川县开国男臣姜行本)
十五年十六年月日。(文林郎臣张龙树装,行起居郎臣褚遂良、杨师道、魏徵、房玄龄,官爵并同上。房玄龄后无已下人姓名)
十七年十八年月日。(守黄门侍郎褚遂良监,亡他人官爵姓名,是开元中割却)
十九年月日。(褚遂良监,亡他人官爵姓名,是开元中割却)
开元中玄宗购求天下图书,亦命当时鉴识人押署跋尾,刘怀信等亦或割去前代名氏,以已等名氏代之。开元五年月日。(陪戎副尉王思忠装,亦有张龙树装,王行真装,史林郎直秘书省臣王知逸监。宣义郎行左司御率府录事参军臣刘怀信监,十年赐名匪矜宣义郎行左骁卫率府仓曹参军臣陆元悌监,后至十一年为给事中赐名坚直集贤承让郎行左金吾树长史臣魏哲监,左散骑常侍崇文馆学士上柱国舒国公臣褚无量,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梁国公臣姚崇,秘书监侍读昭文馆学士上柱国常山县开国公臣马怀素,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许国公臣苏颋,银青光禄大夫守吏部尚书兼侍中监修国史上柱国广平郡开国公臣宋璟)
十年月日。(王思忠装,同上。使承议郎守殿中丞知中尚书作事安昌县开国男臣冯绍正,使朝议大夫校检少府监臣陈义)
十五年月日。(王府大农李仙舟装背,内使尹奉祥监,是集贤书院书画)
建中十年月日。(臣贺遂奇、刘逸山等,检校副使掖庭令如兰芳,副使内寺伯臣宋游环)
已上跋尾押署,书画多同此例。今略举大例言之,余不具载。
○叙古今公私印记
太宗皇帝自书贞观二小字,作二小印。[贞观]
玄宗皇帝自书开元二小字,成一印。[开元]
又有集贤印、秘阁印、翰林印。(各以判司所收掌图画定印)[翰林之印]
又有弘文之印,恐是东宫旧印。印书者,其印至小。[弘文之印]
更有元和之印,恐是官印,多印拓本书画。[元和之印]
诸好事家印,有东晋仆射周觊印,古小雌字。[周觊]
又有梁朝徐僧权印。[徐]
唐朝魏王泰印。[龟益]
太平公主驸马武延秀玉印胡书四字,梵音云三藐母驮。[三藐母驮]
故润州刺史赠左散骑常侍徐峤之印。[东海]
峤之子吏部侍郎会稽郡公徐浩浩子璹印。[会稽]
议郎窦蒙印。蒙弟范阳公曹窦臮印。[窦臮]
延王友窦永二小字印。[轨飞][<出出>々]
金部郎中刘绎印。[彭城侯书画记]
起居舍人李造印。[陶安]
鄂州司马张怀瓘弟盛玉府司马怀环印。[张氏永保]
剑州司马刘知章印。[刘氏书印]
光禄大夫中书令、上柱国赵国公钟绍京印。[书印]
彦远高祖中书令河东公印。[河东张氏]
曾祖相国魏国公印。[鸟石侯印]
祖相国高平公二字小印。[鹊瑞]
又有鹊瑞二字同为一印。[鹊瑞]
故相国司徒汧国公李勉印。[李兵印]
汧国公之子兵部员外郎李约印。[约]
又故相赵国公李吉甫印。[赞皇]
故御史大夫黎干印。[黎氏]
故桂州观察使萧祐印。[萧]
故相国晋公韩滉印。[滉]
故相国邺侯李泌印。[邺侯图书刻章]
故犯法人宰相王渥印。[永信珍秘]
仆射马总。[马氏图书]
宣州长史周昉印。[周昉]
剑州刺史王朏印。[王朏]
张敦简印。[齐臣][常出之印]
已上诸印记千百年可为龟镜。
又别有[单侯司马][安阳事侯][益][万古][田氏古事][绮与刘郑][归坐甘来][军司司马]已上并未寻讨去处,皆是鉴赏宝玩之家印记,并可为验证。[萧公书印][温氏之印][榻模印信)又有褚氏印,非褚河南之印也。[褚氏书印][文经][袁书][永福印信]此外更有诸家印。署,皆非鉴识,但偶获图书,便即印之,不足为证验,故不具录。若不识图画,不烦审验印记。虽然,自古及近代,御府购求之家藏蓄传授阅玩,其人至多是以要明跋尾,印记乃是书画之本业耳。
○论装背褾轴
自昔代已前,装背皆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宋武帝时徐爰,明帝时虞龢、巢尚之、徐希秀、孙奉自编次图书,装背为妙。梁武帝命宋异、徐僧权、唐怀充、姚怀珍、沈炽文等又加装护。国朝太宗皇帝使典仪王行真等装褫,起居郎褚遂良、校书郎王知敬等监领,凡图书本是首尾完全著名之物,不在辄议割截移改之限。若要错综次第,或三纸五纸、三扇五扇,又上中下等相揉杂、本亡铨次者,必宜与好处为首,下者次之,中者最后。何以然?凡人观画,必锐于开卷,懈怠将半,次遇中品,不觉留连以至卷终。此虞龢论装书画之例,于理甚畅。凡煮糊必去筋,稀缓得所,搅之不停,自然调熟。余往往入少细研薰陆香末,出自拙意,永去蠹而牢固,古人未之思也。汧国公家背书画,入少蜡,要在密润,此法得宜。(赵国公李吉甫云背书要黄硬,余家有数帖黄硬,书都不堪也)候阴阳之气,以调适,秋为上时,春为中时,夏为下时,暑湿之时不可用。勿以熟纸,背必皱起,宜用白滑漫薄大幅生纸。纸缝先避人面及要节处,若缝缝相当,则缓急卷舒。有损要令参差其缝,则气力均平,太硬则强急;太薄则失力。绢素彩色,不可捣理,纸上白画,可以砧石妥帖之。宜造一大平案,漆板木界,制其曲直。古画必有积年尘埃,须用皂荚清水数宿渍之,平案扦去其尘垢,画复鲜明,色亦不落。补缀抬策,油绢衬之,直其边际,密其隙缝,端其经纬,就其形制,拾其遗脱,厚薄均调,润洁平稳,然后乃以镂沈檀为轴首,或裹<火束>金为饰。白檀身为上,香洁去虫。小轴白玉为上,水精为次;琥珀为下。大轴杉木漆头,轻圆最妙,前代多用杂宝为饰,易为剥坏。故贞观、开元中,内府图书一例用白檀身、紫檀首、紫罗褾、织成带,以为宫画之褾。或者云书画以褾轴贾害,不宜尽饰。余曰装之珍华,裛之藻绣,缄滕蕴藉,方为宜称。(其古之异锦,具李章武所集《锦谱》)必若大盗至焉,亦何计宝惜?梁朝大聚图书,自古为盛。湘东之败,烟焰涨天,此其运也。况乎私室宝持,子孙不肖,大则胠箧以遗势家,小则举轴以易朝馔,此又时也,亦可嗟乎。
○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会昌中多毁折,今亦具载,亦有好事收得画壁在人家者)
○西京寺观等画壁
太清宫(殿内绢上写玄元真,是吴)。
荐福寺(天后飞白书额)。净土院门外两边,吴画神鬼,南边神头上龙为妙。西廊菩提院,吴画维摩诘行变。律院北廊张璪毕宏画。西南院佛殿内东壁及廊下行僧并吴画不了。
兴善寺殿内壁画至妙,失人姓名(按裴《录》云:“此寺有刘焉画。”恐是)。
西南舍利塔内曹画,西面尹琳画。东廊从南第三院小殿柱间,吴画神,工人装损。三藏院阁画至妙,失人名。
慈恩寺,塔内面东西间,尹琳画,西面菩萨骑狮子,东面骑象。塔下南门,尉迟画。西壁千钵文殊,尉迟画。南北两间及两门,吴画并自题。塔北殿前窗间,吴画菩萨。殿内杨庭光画经变,色损。大殿车轩廊北壁,吴画未了,旧传是吴,细看不是。大殿东廊从北第一院,郑虔、毕宏、王维等画。入院北壁,二神甚妙,失人名。两廊壁间,阎令画。中间及西廊,李杲奴画行僧。塔之东南,中门外偏,张孝师画地狱变,已剥落。院内东廊,从北第一房间南壁,常銮画松树。大佛殿内东壁好,失画人名。中三门里两面,尹琳画神。
龙兴观,大门内吴画神,已摧剥。殿内东壁吴画明真经变。北面从西第二门,董谔白画。
唐安寺塔下,尹琳、李真画。北堂内西壁,朱审画山水。
光宅寺,东菩萨院内,北壁东西偏,尉迟画降魔等变。殿内吴生、杨廷光画,又尹琳画西方变。
玄真观,殿内玄元及侍真座上,陈静心画乐天及神。殿内外,程雅、陈静心画。
资圣寺(殷仲容题额)。檀章画中三门东窗间。南北面吴画高僧。大三门东南壁,姚景画经变。寺西门直西院外神及院内经变,杨廷光画。北圆塔下,李真、尹琳绢画菩萨。
宝刹寺佛殿南,杨契丹画涅槃等变相。(与裴《录》同,据裴《录》,亦有郑画,今不见也)西廊陈静眼画地狱变。又有杨廷光画。兴唐寺三门楼下,吴画神。东殿般若院,杨廷光画山水等。西院韩干画一行大师真,徐浩书赞。又有吴生、周防绢画。中三间内东西偏两壁,尉迟画。殿轩廊东西南壁,吴画。
净上院,董谔、尹琳、杨垣、杨桥画。院内次北廊向东塔院内西壁,吴画金刚变,工人成色损。次南廊吴画金刚经变及郗后等,并自题。小殿内吴画神菩萨帝释,西壁西方变,亦吴画。东南角吴弟子李生画金光明经变。讲堂内,杨廷光画。
菩提寺,佛殿内东西壁,吴画神鬼。西壁,工人布色损。佛殿壁带间亦有杨廷光白画。殿内东西北壁并吴画。其东壁,有菩萨,转目视人。法师文淑无何,令工人布色损矣。东壁董谔画本行经变。佛殿上构栏,耿昌言画水族。佛殿内东壁杨廷光画。(据《西京记》合有郑画,今亡)
万安观公主影堂东北小院,南行屋门外北壁,李昭道画山水。
净域寺。(据裴《画录》,此寺有孙尚子画,今不见)
三阶院东壁,张孝师画地狱,杜怀亮书榜子。院门内外神鬼,王韶应画。王什书榜子。(王什、杜怀亮书,人罕知。有书迹甚高,似钟书)
景公寺,东廊南间东门南壁,画行僧,转目视人。中门之东,吴画地狱,并题。西门内西壁,吴画帝释,并题次。南廊吴画。三门内东西画,至妙,失人名。
青龙寺,中三门外东西,王韶应画。殿上东西相向二神,吴生画。
安国寺东车门直北东壁北院门外画神。两壁及梁武帝、郗后等,并吴画并题。经院小堂内外并吴画。西廊南头院西面堂内南北壁,并中三门外东西壁,梵王帝释并杨廷光画。三门东西两壁释天等,吴画,工人成色损。东廊大法师院塔内,尉迟画及吴画。大佛殿东西二神,吴画,工人成色损。殿内维摩变,吴画。东北涅槃变,杨廷光画。西壁西方,吴画,工人成色损。殿内正南佛,吴画,轻成色。
开元观,西廊院天尊殿前,龙虎君明真经变及西壁并杨廷光画。门西窗上下,杨仙乔画。
云花寺小佛殿,有赵武端画净土变。西廊北院门上北面,王知慎画。
宝应寺,多韩干白画,亦有轻成色者。佛殿东西二菩萨,亦干画,工人成色损。西南院小堂北壁,张璪画山水。院南门外,韩干画侧坐毗沙门天王。北下方西塔院下,边鸾画牡丹。
咸宜观,三门两壁及东西廊,并吴画。殿上窗间真人,吴画。殿前东西二神,解倩画。殿外东头东西二神、西头东西壁,吴生并杨廷光画。窗间写真及明皇帝、上佛公主等图,陈闳画。
永寿寺三门里,吴画神。
千福寺,(在安定坊。会昌中,毁寺后却置,不改旧额)寺额,上官昭容书。(毁寺后有僧收得,再置却悬之)中三门外东行南,太宗皇帝撰《圣教序》(弘福寺沙门怀仁集王右军书)。西行,楚金和尚法华感应碑(颜鲁公书,徐浩题额),碑阴(沙门飞锡撰,吴通微书)。
东塔院(额高力士书)。涅槃鬼神(杨惠之书)。门屋下内外面,杨廷光白画鬼神,并门屋下两面四五门。
西塔院,玄宗皇帝题额。北廊堂内,南岳智顗思大禅师、法华七祖及弟子影。(弟子寿王主薄韩干笔貌遗法,弟子沙门飞锡撰颂,并书)绕塔板上,传法二十四弟子。(卢棱伽、韩干画,里面吴生画,时菩萨现,吴生貌)塔北普贤菩萨、鬼神,似是尹琳画(相传云是杨廷光画。画时笔端舍利从空而落)。塔院门两面内外及东西向里各四间,吴画鬼神帝释,极妙。塔院西廊(沙门怀素手书)天师真,韩干画。此东塔,玄宗感梦置之。楚金真吴画弥勒下生变(韩干正画,细小稠闹)。院门北边碑(颜鲁公书,岑勋撰)。南边碑(张芬书)。向里面壁上碑(吴通微书,僧道秀撰)。造塔人(木匠李伏横)。石作(张爱儿)。石井栏篆书(李阳冰书,石作张爱儿)。东阁肃宗置(面东碑韩释木八分书,王据撰)。天台智者大师碑(张芬书)。佛殿东院西行南院(殿内有李纶画普贤菩萨,田琳画文殊师利菩萨)。
崇福寺(武后题额)。西库牛昭、王陀子画山水。东山亭,刘整画山水。西库门外西壁神,吴画、自题。
化度寺(殷仲容题额)。杨廷光、杨仙乔画本行经变。卢棱伽画地狱变,今残,两头少许耳。
温国寺,净王院,尹琳画。三门内,吴画鬼神。南北窗门,画神,失人名。
定水寺(王羲之题额,从荆州移来)。殿内东壁北二神、西壁三帝释,并张僧繇画(从上元县移来)。余七神及下小神,并解倩画。殿内东壁,孙尚子画维摩诘。其后屏风,临古迹帖,亦妙。中间,亦孙尚子画。东间不是孙,亦妙,失人名。内东西壁及前面门上,并似展画,甚妙。前面有三圆光,皆突生壁窗间。菩萨亦妙。
奉恩寺,中三门外西院北,尉迟画本国王及诸亲族。次塔下小画,亦尉迟画。此是尉迟乙僧宅。
龙兴寺佛殿,郑法轮画。
懿德寺,三门下两壁神、中三门东西华严变,并妙。三门西廊,陈静眼山水。大殿内画极妙,失人名。
胜光寺,西北院小殿南面东西偏门上,王定画行僧及间间菩萨圆光。三门外神及帝释,杨仙乔画。三门北南廊,尹琳画。塔东南院,周昉画水月观自在菩萨、掩障菩萨、圆光及竹,并是刘整成色。
西明寺(玄宗朝南薰殿学士刘子皋书额)。入西门南壁,杨廷光画神,两铺成色损。东廊东面第一间,传法者图赞,褚遂良书。第三间,利防等。第四间,昙柯迦罗并欧阳通书。寺东崇福寺壁,陈积善画山水。三阶院,蔡金刚、范长寿画。
净法寺殿后,张孝师画地狱变。东壁,范长寿画(与裴孝源《录》同)西壁,亦妙,失人名。
空观寺,本周时村。佛堂绕壁,当时名手画。佛堂在寺东廊,南院佛殿南面东西门上,袁子昂画。又有三绝,是佛殿门扇孔雀及二龙。
崇圣寺西殿,董伯仁画。东殿,展子虔画(展画,与裴《录》同)。西北,郑德文画。
净景寺(殷仲容题额)。
济度寺(殷仲容题额)。
玄都观殿内,范长寿画。
海觉寺(欧阳询题额)。三门内,王韶应画。小殿前面,董画像。双林塔西面,展画后面,云是郑画,尤妙。西南院门北壁,画神,失名,甚妙。或云郑法士。
寿果寺殿内,画甚妙,失人名。
纪国寺,西禅院小堂,郑法轮画,甚粹。
褒义寺,殿后东西画,似是王定。佛殿西壁涅槃变,卢棱伽画、自题。西禅院殿内,杜景祥、王允之画。
大云寺,东浮图北有塔,俗呼为七宝塔,隋文帝造。冯提伽画车马并帐幕人物,已剥落。又东壁、北壁,郑法轮画。西壁田僧亮画。外边四面杨契丹画本行经。(据裴《录》此寺亦有展画,其田、杨、郑并同)塔东义手下画辟邪,双目随人物转盼。三阶院西下,旷野杂兽似是张孝师。西南净土院绕殿僧,至妙,失人名。
永泰寺,殿及西廊,李雅画圣像。东廊悬门,杨契丹画。东精舍,郑法士画灭度变相。
总持寺,门外东西,吴画,成色损。佛殿内西面,孙尚子画。三藏院小佛殿内四壁,尹琳、李昌画。堂内李重昌画恩大师影。
庄严寺(两寺并殷令名题额)。南门外白番神,尹琳画。中门外东西,卢棱伽画,两壁甚大。秘书省薛稷画鹤,贺知章题诗,在东秘书厅廊。余令画凤,在书阁柱上,都不成画,不堪观。先亦有小山水在书阁上,今已无。御史台殿中厅,吴画山水。据其画迹,不是吴。又萧桂州祐画山水,将作监刘整画山水。太常寺太卿后厅,梁洽画山水。
禅定寺。(裴孝源《画录》云:“有陈善见画。”)
西禅寺。(裴孝源云:“有孙尚子画。”)
开业寺。(裴《录》云:“有曹仲达、李雅、杨契丹、郑法士画。”)
清禅寺。(裴《录》云:“有郑法士画。”)
延兴寺。(裴《录》云:“有郑法士、李雅画。”)
已上上都
○东都寺观等画壁
福先寺,三阶院,吴画地狱变,有病龙最妙。寺三门两头,亦似吴画(系本寺三阶院)
天宫寺,三门,吴画除灾患变。板上二菩萨,张僧繇画(从江南移来)。
长寿寺,门里东西两壁鬼神,吴画。佛殿两轩行僧,亦吴画。菜园精舍内,王韶应画。
敬爱寺,(据裴孝源《画录》云:“有孙尚子画。”彦远按:敬爱寺是中宗皇帝为高宗武后置。孙尚子是隋朝画手,裴君所说为谬矣)佛殿内菩萨树下弥勒菩萨塑像,麟德二年,自内出,王玄策取到西域,所图菩萨像为样(巧儿张寿、宋朝塑。王玄策指挥,李安贴金)。东阁弥勒像(张智藏塑,即张寿之弟也。陈永承成),西间弥勒像(窦弘果塑,已上三处像光及化生等,并是刘爽刻),殿中门西神(窦弘果塑),殿中门东神(赵云质塑,今谓水圣神也)此一殿功德,并妙。选巧工,各骋奇思,庄严华丽,天下共推。西禅院殿内佛寺并山(并窦弘果塑),东禅院般若台内佛,事中门两神,大门内外四金刚,并狮子、昆仑各二,并迎送金刚神王及四大狮子,两食堂、讲堂、两圣僧(已上并是窦弘果塑)。大殿内东西面壁画(刘行臣描)。维摩诘卢舍那(并刘行臣描,赵龛成。自余并圣历以后刘茂德、皇甫节恭成)。法华太子变(刘茂德成帅行臣子)。西壁西方佛会(赵武端描)。十六观及阎罗王变(刘阿祖描)。西禅院北壁,华严变(张法受描)。北壁门西,一间佛会及山水(何长寿描)人物等(张法受描,赵龛成)。东西两壁西方弥勒变,并禅院门外道西行道僧(并神龙后王韶应描,董忠成)。禅院内西廊壁画(开元十年吴道子描)。日藏月藏经变及报业差别变(吴道子描,翟琰成。罪福报应是维手成,所以色损也)。东禅院殿内十轮变(武净藏描)。东壁西方变(苏思忠描,陈庆予成)。殿间菩萨及内廊下壁(武净藏描,陈庆子成)。讲堂内大宝帐(开元三年史小净起样,随隐等是张阿轨。生铜作并蜡样,是李正、王兼亮、郭兼子),天后大香炉(高五尺五寸,阔四尺,重二千斤),又大金铜香炉(毛婆罗样,后更加木座及须弥山浮跌等。高一丈二尺,张阿乾蜡样),金铜幡十三口(长一丈二尺,张李八写,并成),画绢幡十三口(金铜脚长一丈二尺,张李八写,并成。又四口,亦长一丈二尺,杂手成。),大院纱廊壁,行僧。中门内巳西(并赵武端描。惟唐三藏,是刘行臣描,亦成)。中门内已东,五僧(师奴描)。第六僧已东至东行南头第二门已南(并刘行臣描。已北并赵武端描。或云刘行臣描)。中门西边,纱廊外面(并圣历已后刘茂德描,陈庶子成)。中门内立神,大门内坐神(并刘行臣描)。中门东立神及神之东西两鬼(圣历后有神英法师令何长寿描,却欲重描。神英京兆党,何生洛下众僧党。刘行臣,时人以何生虽善山水,至于画神,不知刘为关东独步,与西京长寿齐名。洛下之意,抑何进刘?不许神英之请,还遣行臣之子茂德,续其父画,今中门东神及两鬼腰已上新接者,亦不迨其父矣)。其日藏月藏经变有病龙,又妙于福先寺者。殿内则天真山亭院十论经变、华严经,并武静藏画。龙王面上蜥蜴、及怀中所抱鸡,尤妙。山亭院北及门楼内两厢,震亶、支提二神,并刘行臣画,今暗。第二门东神亦行臣画,今暗。(彦远游西京寺观不得遍,惟敬爱寺得细探讨,故为详备)
龙兴寺,西禅院殿东头,展画八国王分舍利。
大云寺,门东两壁鬼神、佛殿上菩萨六躯净土、经阁上婆叟仙,并尉迟画。黄犬及鹰最妙。
弘圣寺,陈静眼、张志画。
昭成寺,西廊《障日西域记图》,杨廷光画。三门下护法二神,张尊礼画。香炉两头净土变、药师变,程逊画。
圣慈寺,西北禅院,程逊画本行经变。维摩诘拜诸功德,杨廷光画。
弘道观,东封图是吴画,《两京记》乃云非名手画,误也。
城北老君庙,吴画。杜甫诗云:“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画手看前辈,吴生独擅场。”
光严寺。(裴孝源云:“有董伯仁画)
天女寺。(裴云有展画,今不见)
已上东都
会昌五年,武宗毁天下寺塔。两京各留三两所,故名画在寺壁者唯存一二。当时有好事,或揭取陷于壁。已前所记者,存之盖寡。先是宰相李德裕镇浙西,创立甘露寺。唯甘露不毁,取管内诸寺画壁,置于寺内。大约有:
顾恺之画维摩诘,在大殿外西壁。
戴安道文殊,在大殿外西壁。
陆探微菩萨,在殿后面。
谢灵运菩萨六壁,在天王堂外壁。
张僧繇神,在禅院三圣堂外壁。
张僧繇菩萨十壁,在大殿两头。
张僧繇菩萨并神,在文殊堂外壁。
展子虔菩萨两壁,在大殿外。
韩干行道僧四壁,在文殊堂内。
陆曜行道僧四壁,在文殊堂内前面。
唐凑十善十恶,在三门外两头。
吴道子僧二躯,在释迦道场外壁。
吴道子鬼神,在僧伽和尚南外壁。
王陀子须弥山海水,在僧伽和尚外壁。
(顾画维摩诘,初置甘露寺中,后为卢尚书简辞所取,宝于家以匣之。大中七年,今上因访宰臣此画,遂诏。寿州刺史卢简辞求以进,赐之金帛,以画示百寮,后收入内。)
○述古之秘画珍图
古之秘画珍图,固多散逸人间,不得见之。今粗举领袖则有:
《龙鱼河图》、《六甲隐形图》、《五帝钩命决图》、《孝经秘图》、《孝经左契图》、《孝经雌雄图》、《遁甲开山图》、《甘泉宫图》(汉武)、《汉麟阁图》二(武帝一,宣帝一)、《鸿都门图》(孔圣七十子)、《西王母益地图》(舜)、《南都赋图》(戴安道)、《云汉图》(刘褒)、《黄帝明堂图》(汉武)、《五岳真形图》(汉武)、《韩诗图》(十四)、《论语图》(二)、《蚩尤王子兵法营阵图》、《鲁班攻战器械图》、《黄帝攻法图》、《伍胥水战图》、《吴孙子兵法云气图》、《五星八卦二十八宿图》、《十二星宫图》(三)、《日月交会九道图》、《分野璇玑图》(八)、《望气图》(一)、《河图》(十二又八卷)、《诗纬图》(一)、《春秋图》(一)、《孝经谶图》(十二)、《浸潭泥图》(七)、《八卦八风十二时二十八宿音律图》(十一)、《周公成坏吉凶图》(一)、《妖怪图》(四)、《相宅园地图》(一)、《黄帝樊薛许氏相图》(一)、《阴阳宅相图》(一)、《马像图》(一)、《三王相鹰图》(一)、《疗马百病图》(四)、《老子黄庭经图》(一)、《大蒐神芝图》(十二)
《黄帝升龙图》(一)、《山海经图》(六,又钞图一)、《太史公汉书图》(八,又《汉记图》三,太史公画二十八人)、《大荒经图》(二十六)、《河图括地象图》(十一)、《天地郊社图》、《诸卤簿图》(不备录,篇目至多)、《古圣贤帝王图》(二又六)、《古瑞应图》(二)、《魏帝所撰杂画图》(一)、《魏顺应图》(四十)、《大驾卤簿图》(三)、《明帝太学图》(三)、《列仙传图》(一)、《搜神记图》(四,荀)、《百国人图》(一)、《地形图》(一,张衡)、《地形方丈图》(一,裴秀)、《孙子八阵图》(一)、《太一三宫用兵成图》(二)、《浑天宣夜图》(各一)、《日月交会图》(一,郑玄注)、《章贤十二时云雨气图》、《十二属神图》(一)、《神农本草例图》(一)、《周礼图》(十四)、《周室王城明堂宗庙图》、《江图》(三刘氏,又一张氏)、《吴孙牝牡八变阵图》(二)、《黄石公五星图》(一)、《占日云气图》(京兆夏氏、魏氏等并有)、《二十八宿分野图》(一)、《风角五音图》、《三礼图》(十卷,阮谌等撰。又十二卷,隋文帝开皇二十年敕有司撰,左武侯执旗侍官夏侯朗画)、《忠孝图》(二十卷,唐故凉州都督李袭誉贞观三年撰,奏上嘉之,并传赞)、《尔雅图》(上下两卷,陈尚书令江灌,字德源,至武德中为隋州司马,并著《尔雅赞》二卷,《音》六卷)、《汉明帝画宫图》(五十卷,第一起庖牺五十杂画赞,汉明帝雅好画图,别立画官,诏传洽之士班固、贾逵辈,取诸经史事,命上方画工图画,谓之画赞。至陈思王曹植为赞传)、《益州学堂图》(十,画古圣帝贤臣七十子,后代又增汉晋帝王名臣,蜀之贤相牧守,似东晋时人所撰)、《鲁庙孔子弟子图》(五,是鲁国庙堂东西厢画图)、《传国玺图》(一,姚察撰,并记。)《洛阳图》(一名《阳宫图状》,杨佺期撰)、《区宇图》(一百二十八卷,每卷首有图,虞茂氏撰)、《职贡图》(一,外国酋渠,诸番土俗本末,仍各图其来贡者之状,金楼子言之梁元帝画)、《中天竺国图》(有行记千卷,图二卷,明庆三年王玄策撰)、《祥瑞图》(十卷,起天,有黄道,失撰者)、《符瑞图》(上卷,行日月,杨光并集刊、氏、熊氏图)、《白泽图》(一卷,三百二十事,出《抱朴子》黄帝巡东海而遇之)、《古今艺术图》(五十卷,既画其形,又说其事。隋炀帝撰)、《灵秀本草图》(六,起赤箭,终蜻蜓,源平仲撰)、《本草图》(二十五,其形状苏敬撰,明庆中事)、《易状图》(一)、《灵命本图》(一)、《辩灵命图》(二)、右略举其大纲,凡九十有七,尚未尽载。
●卷四
○轩辕时
史皇,黄帝之臣也。始善图画,创制垂法,体象天地,功侔造化,首冠群工。不亦宜哉。见《世本》,与苍颉同时。
○周
封膜,周时人。善画,见《穆天子传》。郭璞云:“姓封,名膜。”
○齐
敬君者,善画。齐王起九重台,召敬君画之。敬君久不得归,思其妻,乃画妻对之。齐王知其妻美,与钱百万,纳其妻。(刘向《说苑》具载)
○秦
列裔謇涓国人。秦皇二年,本国献之。口含丹墨,喷壁成龙兽。以指历地,如绳界之。转手方圆皆如规矩度,方寸内,五岳四渎列土备焉。善画鸾凤,轩轩然惟恐飞去。(见王子年《拾遗录》)
○汉
毛延寿(杜陵人) 陈敞(安陵人) 刘白(新丰人) 龚宽(洛阳人) 阳望(下杜人) 樊育(长安人)
已上六人,并永光建昭中画手。时元帝后宫既多,使图其状,每披图召见。诸宫人竞赂画工钱帛,独王嫱貌丽,意不苟求,工人遂为丑状。及匈奴求汉美女,上按图召昭君行。帝见昭君貌第一,甚悔之,而籍已定,乃穷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毛延寿画人,老少美恶皆得其真。陈敞、刘白、龚宽并工牛马,但人物不及延寿。阳望、樊育亦善画,尤善布色。(见葛洪《西京杂记》)
○后汉
赵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人。多才艺,善画。自为寿藏于郢城,画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四人居宾位,自居主位,各为赞颂,献帝建安六年,官至太常卿。(见范晔《东汉书》)
刘褒,汉桓帝时人。曾画《云汉图》,人见之觉热。又画《山风图》,人见之觉凉。官至蜀郡太守。(见孙畅之《述画记》及张华《博物志》云)蔡邕,字伯喈(裴孝源所定品第六,伯喈在下品),陈留人。工书画,善鼓琴。建宁中为郎中。校书东观,刊正六经文字,书于太学石壁,天下模学。又创八分书体,为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年六十一。灵帝召邕画赤泉侯五代将相于省,(喜震叔节服彪)兼命为赞及书。邕书画与赞,皆擅名于代,时称三美。(见《东观汉记》,并孙畅之《述画》。有《讲学图》、《小列女图》传于代)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高才过人,性巧,明天象,善画。累拜侍中,出为河间王相,年六十二。昔建州浦城县山有兽,名骇神,豕耳人首,状貌丑恶,百鬼恶之,好出水边石上。平子往写之,兽入潭中不出,或云此兽畏人画,故不出也,可去纸笔。兽果出,平子拱手不动。潜以足指画兽,今号为巴兽潭。(见郭氏《异物志》。彦远按:《三齐记》云昔秦始皇见海神,使左右巧者以足画之。又按:应邵《风俗通》云公输班见水上{豕虫}形,以足画之。巧者非止于手,运思时亦应乎心也。)
刘旦、杨鲁并光和中画手,待诏尚方,画于洪都学。(二人并见谢承《后汉书》)
○魏
少帝曹髦,字士彦(中品),东海定王霦之子。幼好学,善书画。初封高贵乡公,后即帝位。甘露三年卒,年二十(《魏志》有传)。曹髦之迹,独高魏代、谢赫等虽著《画品》,皆阙而不载。彦远今著此书,不必备见其踪迹,但自古善画者即载之。(有《祖二疏图》、《盗跖图》、《黄河流势》、《新丰放鸡犬图》传于代,又有于陵子《黔娄夫妻图》)
杨修,字德祖(中品下),华阴人也。有俊才,为丞相主簿,与陈思王友善。武帝以知有馀,又袁氏之甥也,且密于植,遂恶之。(《魏志》有传。《西京图》《严君平像》《吴李札像》并晋明帝题字,传于代)
桓范,字元则,沛国龙穴人。少以才学称,时号智囊,善丹青。在汉为羽林左监,入魏拜大司农。(《魏志》有传)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性嗜酒、善画,为侍中司空都乡侯。年七十六,谥曰“穆”。(《魏志》有传)颜光禄云:“魏元阳之射,徐侍中之画是也。魏明帝游洛水,见白獭,爱之不可得。邈曰:‘獭嗜鰿鱼,乃不避死。’遂画板作鲼鱼悬岸,群獭竞来,一时执得。帝嘉叹曰:‘卿画何其神也!’答曰:‘臣未尝执笔,人所作者,自可庶几。’”(见《续齐谐记》)
○吴
曹不兴(中品上),吴兴人也。孙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此成蝇状。权疑其真,以手弹之。时称吴有八绝。(张勃《吴录》云:“八绝者,菰城。郑妪善相,刘敦善星象,吴范善涣风气,赵达善算,严武善棋,宋寿善占梦,皇象善书,曹不兴善画,是八绝也。”)魏赤乌中不兴之青溪,见赤龙出水,上写献孙皓,皓送秘府。至宋朝,陆探微见画叹其妙,因取不兴龙置水上,应时蓄水成雾,累日雱霈。谢赫云:“不兴之迹,代不复见。秘阁内一龙头而已。观其风骨,擅名不虚。在第一品陆之下,卫之上。”李嗣真云:“不兴以一蝇辄擅重价,列于上品恐为未当。况拂蝇之事,一说是杨修。谢赫黜卫进曹,是涉贵耳之论。”彦远按: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遂有二事。孙畅之述,《画记》亦云。而李大夫之论,不亦迂阔?况不兴画名冠绝当时,非止于拂蝇得名。但今代无其迹,若以品第,在卫之上,则未敢知。(一人白画,杂纸画龙虎图,纸画青溪龙、赤盘龙、南海监收十种马,夷子蛮并兽龙头四,并传于前代)
吴王赵夫人,丞相赵远之妹。善书画,巧妙无双。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为龙凤之锦,宫中号为“机绝”。孙权尝叹魏蜀未平,思得善画者,图山川地形。夫人乃进所写江湖九州山岳之势。夫人又于方帛之上,绣作五岳列国地形,时人号为“针绝”。又以胶续丝发作轻幔号为“丝绝”。(见王子年《拾遗录》)
○蜀
诸葛亮,字孔明。彦远按:常璩《华阳国志》云:“亮以南夷之俗难化,乃画夷图以赐夷,夷甚重之。”
亮子瞻,字思远,善书画,为侍中仆射军师将军。(见《蜀志》)
●卷五
○晋
明帝司马绍,字道几(下品上),元帝长子。幼异,有对日之奇。及长,善书画,有识鉴,最善画佛像。蔡谟集云:“帝画佛于乐贤堂,经历寇乱而堂独存。显宗效著,作为颂。”大宁中,年二十七,谥曰“明”。帝庙号肃祖。(见《晋书》)谢云虽略于形色,颇得神气,笔迹超越。(彦远曾见晋帝《豳诗图》,旧目云羊欣题字,验其迹乃子敬也。《豳诗七月图》,《毛诗图》二,《列女》二,《史记列女图》二,杂鸟兽五,《游清池图》二,《息徒兰圃图》,《杂异鸟图》,《洛神赋图》,《游猎图》、《杂禽兽图》、《东王公西王母图》、《洛中贵戚图》、《穆王宴瑶池图》,《汉武回中图》,《瀛州神图》、《人物风土图》,传于代。又画《列女》、《禹会涂山》、《殷汤伐桀图》)
荀勖字公曾(中品下),颍川人,多才艺,善书画。在魏为大将军,掾入晋为侍中中书监、济北侯、光禄大夫、尚书令。太康十年,赠司徒,谥曰“成”。钟会尝诈作勖书,就勖母取宝剑。会于时方造宅,勖潜画会祖父,形于壁。会兄弟入门见之感动,乃废宅。勖画亦会之比也。(见《魏志》及刘义庆《世说》,有《大列女图》、《小列女图》)谢云荀与张墨同品,在第一品卫协下、顾骏之上。
张墨(下品),谢赫云与荀勖并风范,气韵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以体物,则未睹精奥;若取其意外,则方厌膏腴。可与知音说,难与俗人道。(屏风一,杂摩诘像、杂白画一,《捣练图》传于代)
卫协(上品下),《抱朴子》云卫协、张墨并为画圣。孙畅之《述画》云:《上林苑图》,协之迹最妙。”又《七佛图》人物不敢点眼睛。顾恺之论画云:“《七佛》与《大列女》,皆协之迹。伟而有情势。《毛诗北风图》亦协手,巧密于情思。”此画短卷八分,题元和初。宗人张惟素将来,余大父答以名马并绢二百疋,惟素后却索将货与韩侍郎愈之子昶,借与故相国邹平段公家,以模本归于昶。彦远会昌元年见段家本,后又于襄州从事见韩家本。谢赫云:“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似,而妙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在第一品曹不兴下,张墨、荀勖上。”李嗣真云:“卫之迹虽有神气,观其骨节,元累多矣。顾生天才杰出,何区区荀、卫敢居其上?”彦远以卫协品第在顾生之上,初恐未安。及览顾生集有《论画》一篇,叹服卫画《北风列女图》,自以为不及。则不妨顾在卫之下,荀又居顾之上,则未敢知。(《诗北风图》、《史记伍子胥图》、《醉客图》、《神仙画》、《张仪像》、《鹿图》、《诗黍稷图》、《史记列女图》、白画《上林苑图》、《卞庄子刺虎图》、《吴王舟师图》并传于代,又有《小列女》、《楞严七佛》)
王廙,字世将(上品上),琅邪临沂人。善属词,工书画,过江后为晋代书画第一,音律众妙毕踪。元帝时为左卫将军,封武康侯,时镇军谢尚于武昌昌乐寺造东塔,戴若思造西塔,并请廙画。王敦用廙为平南将军、荆州刺史、护南蛮校尉,赠侍中,年四十七。(见《晋书》及何法盛《晋中兴书》)廙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时右军亦学画于廙。廙画孔子十弟子,赞云:“余兄子羲之幼而岐嶷,必将隆余堂构。今始年十六,学艺之外,书画过目便能。就余请书画法,余画《孔子十弟子图》以励之。嗟尔,义之可不勖哉!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吾余事虽不足法,而书画固可法。欲汝学书,则知积学可以致远,学画,可以知师弟子行已之道。”又各为法赞之。(见廙本集,有《异兽图》、《列女仁智图》、《狮子击象图》、《吴楚放牧图》、《鱼龙戏水绢图》、行社齐屏风、《犀儿图》并传于代)王羲之,字逸少(中品下)廙从子也。风格爽举,不顾常流。书既为古今之冠冕,丹青亦妙。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升平五年卒,年五十九,赠金紫光禄大夫。(见《晋书》。《杂兽图》、《临镜自写真图》、扇上画小人物,传于前代)
羲之子献之,字子敬(中品下),少有盛名,风流高迈,草隶继父之美,丹青亦工。桓温尝请画扇,误落笔,因就成乌駮牸牛,极妙绝。又书《牸牛赋》于扇上,此扇义熙中犹在。官至中书令。太元十一年卒,年四十三。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曰“宪”。(见孙畅之《述画记》。彦远按:俗称逸少为大令,子敬为小令,非也。子敬为中书令,年四十三,族弟珉代居之。珉年三十八,子敬大令也。李琰乃小令也。逸少官不至中书令,不可呼为大令也)
康昕,字君明(下品),外国胡人,或云义兴人。书类子敬,亦比羊欣。曾潜易子敬题方山亭壁,子敬初不疑之。画又为妙绝,官至临沂令。(孙畅之云胜杨惠,《五兽图》传于代)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上品上),晋陵无锡人。多才艺,尤工丹青。传写形势,莫不妙绝。刘义庆《世说》云:“谢安谓长康曰:‘卿画自生人以来未有也。’”(又云“卿画苍颉古来未有也”)曾以一厨画暂寄桓玄,皆其妙迹所珍秘者,封题之。玄开其后,取之。诳言不开。恺之不疑。是窃去,直云画妙通神,变化飞去,犹人之登仙也。故人称恺之“三绝”:画绝、才绝、痴绝。又常悦一邻女,乃画女于壁,当心钉之。女患心痛,告于长康,拔去钉乃愈。(此一节事,亦见刘义庆与《幽明录》,而小不同。云思江陵美女,画像簪之于壁玩之,亦出《搜神记》也)尝欲写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辞。长康曰明府当缘隐眼也。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蔽月,画人尝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又画裴楷真,颊上加三毛,云楷俊朗有识,具此正是其识。其观者详之,定觉神明殊胜重。嵇康四言诗《画为图常》云:“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又画谢幼舆于一岩里,人问所以,顾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岩壑中。”又常画中兴帝相列像,妙极一时。著《魏晋名臣画赞》,评量甚多。又有《论画》一篇,皆模写要法。义熙初,为散骑常侍。(见《晋史》、《中兴书》檀通鸾《续晋阳秋》、刘义庆《世说》及顾集)《建康实录》云:“谢赫论江左画人,吴曹不兴、晋顾长康、宋陆探微皆为上品,余皆中下品。连五十尺绡画一像。心敏手运,须臾立成,头面、手足、胸臆、肩背亡遗失尺度,此其难也。曹不兴能之。长康又曾于瓦棺寺北小殿,画维摩诘。画讫,光彩耀目数日。《京师寺记》云:“兴宁中,瓦棺寺初置。僧众设会,请朝贤鸣刹注疏。其时,士大夫莫有过十万者。既至,长康直打刹注百万。长康素贫,众以为大言。
后寺众请勾疏,长康曰宜备一壁,遂闭户往来一月余。日所画维摩诘一躯工毕,将欲点眸子,乃谓寺僧曰:‘第一日观者请施十万,第二日可五万第三日可任例责施。’及开户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万钱。”刘义庆《世说》云:“桓大司马每请长康与羊欣论书画,竟夕忘疲。”孙畅之《述画记》云:“画冠冕而亡面貌,胜于戴逵。”谢赫云:“深体精微,笔亡妄下,但迹不迨意,声过其实。在第三品姚昙度下、毛惠远上。”李嗣真云:“顾生天才杰出。独立亡偶,何区区荀、卫而可滥居篇首、不兴又处顾上?谢评甚不当也。顾生思侔造化得妙,物于神会,足使陆生失步、荀侯绝倒。以顾之才流,岂合甄于品汇?列于下品,尤所未安。今顾陆请同居上品。”(彦远以本评绘画,岂问才流?李大夫之言失矣)姚最云:“顾公之美,独擅往策。荀、卫、曹、张方之蔑然,如负日月,似得神明。慨抱玉之徒勤,悲曲高而绝唱。分庭抗礼,未见其人。谢云声过其实,可为于邑。”张怀瓘云:“顾公运思精微,襟灵莫测,虽奇迹翰墨,其神气飘然,在烟霄之上,不可以图画间求。象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亡方,以顾为最。喻之书,则顾陆比之钟张,僧繇比之逸少,俱为古今之独绝。岂可以品第拘?谢氏黜顾,未为定鉴。”(《梁书·外域传》:狮子国晋义熙初献一玉像,高四尺二寸,玉色特异,制作非人工力。历晋、宋朝,在瓦棺寺。寺内有戴安道手制佛五躯及长康所画维摩诘,时称三绝。齐东昏侯取玉像为宠妃钗钏,俄尔而东昏侯暴卒。顾画有《异兽古人图》、《桓温像》、《桓玄像》、《苏门先生像》、《中朝名士图》、《谢安像》、《阿谷处女》、扇画《招隐》、《茑鹄图》、《荀图》、《王安期像》、《列女仙》、白麻纸《三狮子》、《晋帝相列像》、《阮修像》、《阮咸像》、《十一头狮子》,白麻纸《司马宣王像》、一一素纸,《刘牢之像》、《虎射杂鸷鸟图》、《庐山会图》、《水府图》、《司马宣王并魏二太子像》,《凫雁水鸟图》、列仙画,《水雁图》、《三天女图》、《三龙图》绢六幅图,山水古贤、荣启期、夫子、阮湘并水鸟屏风,《桂阳王美人图》、《荡舟图》、《七贤》、陈思王诗,并传于后代)顾恺之论画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不能差其品也)小列女(面如银,刻削为容仪,不画生气。又插置丈夫支体,不似自然。然服章与众物既甚奇,作女子尤丽。衣髻俯仰中,一点一画皆相与成。其艳姿且尊卑贵贱之形,觉然易了,难可远过之也)、《周本记》(重叠尔纶,有骨法,然人形不如小列女也)、伏羲神农(虽不似今世人,有奇骨而兼美好,神属冥芒,居然有得一之想)、汉本记(李王首也。有天骨而少细美,至于龙颜一像超豁高雄,览之若面也)、孙武(大荀首也。骨趣甚奇,二婕以怜美之体,有惊据之则,著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醉客(作人形,骨成而制衣服慢之。亦以助神醉耳。多有骨俱然。蔺生变趣佳作者矣)、穰苴(类孙武而不如)、壮士(有奔腾大势,恨不尽激扬之态)、列士(有骨俱然。蔺生恨意列不似英贤之慨,以求古人未之见也。然秦王之对荆卿,及覆大兰,凡此类虽美而不尽善也)、三马(隽骨天奇,其腾罩如蹑虚空,于马势尽善也)、东王公(如小吴神灵,居然为神灵之器,不似世中生人也)、七佛及夏殷与大列女(二皆卫协手传而有情势)、北风诗(亦卫手。恐密于精思名作,然未离南中。南中像,与即形布施之象转不可同年而语矣。美丽之形,尺寸之制,阴阳之数,纤妙之迹,世所并贵。
神仪在心面手称其目者,玄赏则不待喻。不然真绝。夫人心之达,不可惑以众论,执偏见以拟过者,亦必贵观于明识。末学详此,思过半矣)、清游池(不见京镐,作山形势者见。龙虎杂兽,虽不极体,以为举势,变动多方)、七贤(唯嵇生一像,欲佳。其余虽不妙合,以比前诸竹林之画,莫能及者)、嵇轻车诗(作啸人,似人啸,然容悴不似中散,处置意事既佳,又林木雍容调畅,亦有天趣)、陈太丘二方(太丘夷素似古贤,二方为两耳)、嵇兴(如其人)、临深履薄(兢战之形,异佳有裁,自七贤以来并戴手也)。又恺之《魏晋胜流画赞》曰:凡将摹者,皆当先寻此要,而后次以即事。凡吾所造诸画,素幅皆广二尺三寸,其素丝邪者不可用。久而还正,则仪容失。以素摹素,当正掩二素,任其自正而下镇,使莫动其正。笔在前运,而眼向前视者,则新画近我矣。可常使眼临,笔止隔纸素一重,则所摹之本远我耳。则一摹蹉积蹉弥小矣。可令新迹掩本迹,而防其近内。防内若轻物,宜利其笔重,宜陈其迹,各以全其想。譬如画山迹利,则想敷伤。其所以嶷用笔或好婉,则于折楞不隽。或多曲取,则于婉者增折。不兼之累,难以言悉,轮扁而已矣。写自颈以上,宁迟而不隽,不使远而有失。其于诸像,则像各异迹,皆令新迹弥旧本。若长短、刚软、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醲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竹木土,可令墨彩色轻而松竹叶醲也。凡胶清及彩色,不可进素之上下也。若良画黄满素者,宁当开际耳。犹于幅之两边,各不至三分。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又《画云台山记》曰:“山有面,则背向有影。可令庆云西而吐于东方。清天中,凡天及水色,尽用空青,竟素上下以暎日。西去山别详其远近发迹。东基转上未半,作紫石如坚云者,五六丈夹冈。乘其间而上,使势蜿蟺如龙,因抱峰直顿,而上下作积冈,使望之蓬蓬然。凝而上,次复一峰,是石东邻向者。峙峭峰西,连西向之丹崖,下据绝磵,画丹崖临涧上。当使赫巘隆崇,画险绝之赫。天师坐其上,合所坐石及荫宜,磵中桃傍生石间,画天师瘦形而神气,远据磵,指挑回面谓弟子。弟子中有二人临下,到身大怖,流汗失色。作王良穆然,坐答问而超升,神爽精诣,俯盼桃树。又别作王赵趋一人,隐西壁倾岩,余见衣裾。一人全见室中,使轻妙冷然。凡画人坐时,可七分衣服,彩色殊鲜。微此正盖山高而人远耳。中段东面,丹砂绝萼及荫。当使嵃<山戈>高骊,孤松植其上,对天师所壁以成磵,磵可甚相近。相近者,欲令双壁之内,凄怆澄清,神明之居,必有与立马。可于次峰头作一紫石亭。丘以象左阙之,夹高骊绝萼,西通云台以表路。路左阙峰,似岩为根。根下空绝,并诸石重势,岩相承以合。临东磵其西,石泉又见。乃因绝际作通冈,伏流潜降,小复东出,下磵为石濑,沦没于渊。所以一西一东而下者,俗使自欲为图。云台西北二面可一图冈,绕之上为双碣石。象左右阙,石上作孤游生凤,当婆娑体仪,羽秀而详轩,尾翼以眺绝。涧后一段赤听当使释弁如裂电。对云台西,凤所临壁以成磵,磵下有流清。其侧壁外面作一白虎,匍石饮水,后为降势而绝。凡三段山,画之虽长,当使画甚促,不尔不称。鸟兽中时有用之者,可定其仪而用之。下为磵物,景皆倒作。清气带山下三分,倨一以上,使耿然成二重。(已上并长康所著,因载于篇,自古柱传脱错,未得妙本勘校)
史道硕(上品下),孙畅之云:“道硕兄弟四人并善画。道硕工人马及鹅”。谢云:“硕与王微并师荀卫。王得其意,史传其似。”(《古贤图》、《金谷图》、《鹅图》、《牛图》、《七贤图》、《士命图》、《蜀都赋图》、《三马图》、《八骏图》、《服乘箴图》、《酒德颂图》、《琴赋图》、《嵇中散图》、《田家十月图》、《马图》、《王骏戈船图》、《梵僧图》、《燕人送荆轲图》,并传于代)
谢稚(下品),陈郡阳夏人,初为晋司徒主簿,入宋为宁朔将军、西阳太守。(宋邓琬传有《稚子》、《列女》、《康侯像》、《列女形仪图》、《列女贞节图》、《列女贤明图》、《列女仁智图》、《列女传一游仙翡翠篇》、《列女辩通图》、《三马伯乐图》、《鸂鶒图》、《孝子图》、《十弟子图》、《三牛图》、《濠梁图》、《轻车迅迈图》、《列女画》、《秋兴图》、《孝经图》、《列女图》、《大列女图》、《康侯图》、《晋宣王及魏名臣像》、杂画一、《楚令尹泣岐蛇图》、《孟母图》、《游仙图》、《秦王游海图》、《洛阳门翻车饼水图》、《汾阴醮鼎图》、《符河阳图》,并传于代)
夏侯瞻(下品),谢云气韵不足,精密有余。擅名当代,事非虚美。在第三品毛惠远下、戴逵上。(《郢匠图》、《高士图》、《倕山图》、《楚人祠鬼神图》,传于代)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能属词,善鼓琴,工书画,美风仪。在魏拜中散大夫,入晋不仕。自以高洁,难期所与。神交者唯王戎、山涛等,为竹林七贤而已。性巧绝,与向秀共锻于柳树下。钟会,贵公子也,往访之。康不礼焉。会构祸康于文帝,时年四十。(见《晋书》。《狮子击象图》、《巢由图》传于代)
温峤,字太真,太原祁人。秀朗有才鉴,善画。明帝时官至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年四十二。赠侍中大将军,追封始安公。谥曰武。(见孙畅之《述画记》、《晋史》)
谢岩、曹龙、丁远、杨惠、江思远,已上五人,兼见孙畅之《画记》。思远,陈留圉人。有孝行高节,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儒林参军。其他辟召,皆不就。年四十九。
王濛,字仲祖,晋阳人。放诞不羁,书比庾翼,丹青甚妙。颇希高达,常往驴肆家画轜车,自云:“我嗜酒好肉善画,但人有饮食、美酒、精绢,我何不往也?”特善清言,为时所重。卒时年三十九。官至司徒左长史。(《晋书》有传,事见《中兴书》)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人。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其画古人山水极妙。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逵尝就范宣学,范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逵乃与宣画《南都赋》。范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不足动心。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迎至山阴灵宝寺郄超观而礼之,撮香暂曰云云既而手中香勃然烟上,极目云际,前后徵拜,终不起,太元二十一年也(见《晋书》及《宋书》及逵别传、徐广《晋记》、《会稽记》、郭子、刘义庆《世说》宋朝临川王《冥验记》,此像今在越州嘉祥寺,今亦有逵手铸铜佛并二菩萨,在故洛阳城白马寺。隋文帝自荆南兴皇寺取来)。谢云:“情韵绵密,风趣巧拔。善图贤圣,百工所范。荀卫之后,实称领袖。”刘义庆云:“戴公从东出,谢太傅往见之。谢本轻戴,见之但论琴书而已。戴亡咎色,而说琴画愈妙。谢知其量。”又戴安道中年画行像甚精妙,庾道秀看之,语戴云:“神犹太俗,盖卿世情未尽耳!”戴云:“惟务光当免卿此语耳。”(务光者,夏时人也。耳长七寸,好鼓琴、服蒲薤根,汤将伐桀,谋于光,光曰:“非吾事也。”汤曰:“伊尹何如?”光曰:“强力忍诟,不知其他。”汤克桀,以天下让于光,光曰:“吾闻亡道之世,不践其上。况让我乎?”负石自沉于泸水。见《列仙传》。戴逵画有《阿谷处女图》、《孙绰高士像》、《胡人弄猿图》、《濠梁图》、《董威輂诗图》、《孔子弟子图》、《金人铭》、《三马伯乐图》、《三牛图》、《尚子平》、《白画嵇阮像》、《稽阮十九首诗图》、《五大罗汉图》、《名马图》、《渔父图》、《邻子图》、《吴中溪山邑居图》、《杜征南人物图》,并传前代)逵子勃(下品),有父风。孙畅之云:“山水胜顾”。晋义熙初以散骑郎征不至。(见《宋书》。有《曹长孺像》、《三马图》、《九州名山图》、《秦皇东游图》、《朝阳谷神图》、《风云水月图》,已上并传于前代)
勃弟颙,字仲若,巧思亦逵之流。一门隐遁,高风振于晋宋,传父之琴书丹青,凡所徵辟,并不起,宋太子铸丈六金像于瓦棺寺,像成而恨面瘦。工人不能理,乃迎颙问之。曰:“非面瘦,乃臂胛肥。”既铝(音虑)减臂胛,像乃相称。时人服其精思。年六十四。(见《宋书·隐逸传》及王智深《末记》)
彦远曰:汉明帝梦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长丈六,黄金色。帝乃使蔡愔取天竺国优瑱玉画释迦像,仍命工人图于南宫清凉台及显节陵上。以形制古朴,未足瞻敬,阿育王像至今亦有存者可见矣。后晋明帝卫协皆善画像,未尽其妙。洎戴氏父子,皆善丹青,又崇释氏,范金赋采,动有楷模。至如安道潜思于帐内,仲若凭知其臂胛,何天机神巧也。其后北齐曹仲达、梁朝张僧繇、唐朝吴道玄、周昉,各有损益。圣贤盼响,有足动人。璎珞天衣,创意各异。至今刻画之家,列其模范,曰曹、曰张、曰吴、曰周,斯万古不易矣。
●卷六
○宋
陆探微(上品上),吴人也。宋明帝时常在侍从,丹青之妙,最推有名。(《宋书》有名)谢赫评云:“画有六法,自古作者鲜能备之。唯陆探微及卫协备之矣。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激扬可至铨量之极乎。上品之上,亡地寄言,故居标第一。”(第一品第一人)李嗣真云:“‘亡地寄言,居标第一’。此言过当,但顾长康之迹,可使陆君上品第一。”张怀瓘言:“顾陆及张僧繇评者,各重其一,皆为当矣。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锥刀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虽妙极象中,而思不融乎墨外,夫象人风骨,张亚于顾、陆也。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亡方,以顾为最。比之书,则顾、陆、钟、张也,僧繇逸少也,俱为古今独绝,岂可以品第拘?”彦远以论为当。(有《宋孝武像》、《宋明像》、《孝武功臣竹林像》、《豫章王像》、《严龙像》、《宋元徽像》、《羊玄宝像》、《宋景和像》、《蝉雀图》、《建安山阳王像》、《巴陵王像》、《江陵王像》、《江夏王像》、《建平王像》、《江智渊王悦像》、《王粹像》、《王嗣像》、《阮佃夫像》、《勋臣像》、《孙高丽像》、《一人像》、《勋贤像》、《沈庆之像》、《顾庆之像》、《柳元景像》、《王道隆像》、《王翼之像》、《沈昙庆醉像》、《范惠景母子像》、《高丽赪白马像》、《阿难维摩图》、《鸂鶒图》、《王管像》、《朱升像》、《麻超之、徐僧宝像》、《十一人图》、《五白马图》、《刘亮锅马图》、《狝猴图》、《齐高帝像》、《孔子像》、《十弟子像》、《宋元微像》、《钟期图》、《荣启期》、《孔颜图》、《竟陵王像》、《殷洪像》、《任侯伯像》、《释僧虔像》、《徐爰、李献、王凯像》、《孙覆著高丽衣》、《刘硕、钱灵度像》、《徐爰、周师之像》、《谢超宗像》、《宋桂阳王宠姬像》、《刘宰之板像》、《王献之板像》、《天安寺惠明板像》、《捣衣图》、《施修林摇锡像》、《江智渊、刘季之像》、《太宰像》、《灵基寺瑾统像》、《蔡姬荡舟图》、《诗新台图》、《斗鸭图》、《萧史图》、《叙梦赋服乘图》,并传于代者也)
子绥(中品),谢云:“体运遒举,风力顿挫,一点一拂,动笔新奇。简于绘事,传世盖寡。在第二品顾骏之下、袁倩上。”(《朝臣像》、《王晏箫寅像》、《周盘龙》,麻纸画《立释迦像》,传于世)
绥弟弘肃(中品上),姚最云:“最藉庭训,虽所得不多,亦有家法。在张僧繇、毛棱上。”
顾宝光(中品上),吴郡人。善书画。大明中为尚书、水部郎。(见《宋书·陆探微传》云,司徒左曹椽)谢云:“全法陆家,师事宗炳,方之绥倩。则优在第四品蘧道愍下、王维、史道硕上。”(《射雉图》、《豫章王像》、《秦始名臣图》、《宋竟陵王像》、《瑾公像》、《鸂鶒图》、《张舆像》、《秦始勋臣像》、《王翼之像》、《勋贤像》、《褚□衣架图》、《天竺僧》、麻纸画洛中卓马、《闻鸡图》、《越中风俗图》,并传于世)
宗炳字少文(中品上),南阳沮阳人。善书画。江夏王义恭尝荐炳于宰相前,后辟召,竟不就。善琴书,好山水。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结宇衡山,怀尚平之志,以疾还江陵。叹曰:“噫!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历,皆图于壁,坐卧向之,其高情如此。年六十九。尝自为画山水序曰:“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跕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且夫昆仑山之大、旷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坚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向。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蒿笔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又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诚能妙写,亦诚尽矣。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丛,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渺,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见沈约《宋书隐逸传》及炳别传)谢赫云:“炳于六法,亡所遗善。然含毫命素,必有损益。迹非准的,意可师效。在第六品刘绍祖下、毛惠远上。”彦远曰:“既云必有损益,又云非准的,既云六法亡遗善,又云可师效。谢赫之评,固不足采也。且宗公高士也,飘然物外,不可以俗画传其意旨。”(《嵇中散》,《白画孔子弟子像》、《狮子击象图》、《颍川先贤图》、《永嘉邑屋图》、《周礼图》、《惠持师像》,并传于代也。凡六本)
王微字景贤(下品),琅琊临沂人。善书画。尝居一屋,读书玩古不出十余年。《与友人何偃书》曰:“吾性知画,盖鸣鹄识夜之机,盘纡纠纷,咸纪心目。故山水之好,一往迹求,皆得仿佛。”竟不就辟。世祖以贞栖绝俗,赠秘书监。微作《叙画》一篇,其略曰:“辱颜光禄书:以图画非止艺行,诚当与易象同体。而工篆隶者,自以书巧为高,欲其并辩藻绘,核其攸同。夫言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且古人之作画也,非以案城域,辩方州,摽镇阜,划浸流,本乎形者融,灵而动者变。心止灵亡见,故所托不动;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画寸眸之明。曲以为嵩高,趣以为方丈。以叐之画,齐乎太华,枉之点表。夫隆准眉额颊辅,若晏笑兮,孤岩郁秀,若吐云兮。横变纵化,故动生焉。前矩后方,□□出焉,然后宫观舟车,器以类聚;犬马禽鱼,物以状分。此画之致也。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圭璋之琛,岂能仿佛之哉?披图按牒,效异山海,绿林扬风,白水激涧。呜呼!岂独运诸指掌,亦以明神降之,此画之情也。”(《宋书》有传,及王智深《宋纪》,序在别传)谢赫云:“微与史道硕并师荀、卫。王得其意,史传其似。在颐宝光下。”彦远论曰:“图画者,所以鉴戒贤愚、怡悦情性。若非穷玄妙于意表,安能合神变乎天机?宗炳、王微皆拟迹巢由,放情林壑,与琴酒而俱适,纵烟霞而独往。各有画序,意远迹高,不知画者难可与论,因著于篇,以俟知者。”
谢庄,字希逸,陈郡阳夏人。幼有才学,初为始兴王濬后军参军。性多巧思,善画。制木方丈图。天下山川土地,各有分理。离之则州郡殊,合之则宇内为一。作《画琴帖序》,自序其画云。泰始二年卒,官至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兼中书令。年四十六,赠右光禄大夫,谥宪子。(见《宋书》又庄集)
袁倩(中品上),谢云:“北面陆氏,最为高足。象人之妙,亚美前修。但守师法,不出新意,其于妇人,特为古拙,在第二品陆绥下、姚昙度上。”(《徐令麻纸像》,《章王像》、《张畅等像》、《王抗棋图》、《会献图》、《正声伎图》、《御临轩图》、《朝臣十二人图》、《吴楚夜踏歌图》、《豫章王宴宾图》、天女白画,东晋高僧白画,《一龙图》、貌三人像,不题名字,并冠武弁,有太清年月,并行于世。又《维摩诘变》一卷,百有余事,运思高妙,六法备呈,置位无差,若神灵感会,精光指顾,得瞻仰威容。前使顾、陆知惭,后得张、阎骇叹。又有《苍梧图》,传于前代也)
倩子质,姚最云:“风力爽俊,不坠家声。始逾志学之年,便婴颠痈之疾。曾见《庄周木雁图》、《卞和抱璞图》,笔势劲健,继父之美。若方之体物,则伯仁龙马之词;比之书翰,则长胤狸骨之方。虽语迹异途,而妙理同归一致。”
史敬文(中品上。《黄常升仙图》、《乐人马画》、《张平子西京赋图》并传于代)
史艺(下品。《屈原渔父图》、《王羲之像》、《孙绰像》,并传于代)
刘斌(下品。《诗黍离图》传于代。)
尹长生(下品。或《作尹扈生像》、《南朝责戚图》)
顾骏之(中品。严公等像,并传于代)
康允之(中品)
顾景秀(中品上),宋武帝时画手也。在陆探微之先,居武帝左右。武帝尝赐何戢《蝉雀扇》,是景秀画。后戢为吴兴太守,齐高帝求好画扇,戢持献之。陆探微、顾宝光见之,皆叹其巧绝。(《宋文帝像》、《宋谢琨兄弟四人像》、《晋中兴帝相像》、《王献之竹图》、《刘牢之卜见图》、《鸂鶒图》、《王僧绰像》、《蝉雀麻纸图》、《鹦鹉画扇》、《树相杂竹怀香图》、《孙公命将图》、《名臣图》、《刺虎图》、《小儿戏鹅图》,或云是画《昭明太子王谢诸贤图》、《陆机诗图》,并传于代)谢云:“神韵气力,不足前修。笔精谨细,则逾往烈。始变古体,创为今范。赋彩制形,皆有新意。”扇画蝉雀,自景秀始也。宋大明中,莫敢与竟。在第二品陆绥上。(彦远按:大明中有顾宝光,景秀岂得独擅也)
吴暕(下品),谢云:“体法雅媚,制置才巧。擅美当年,有声京洛。在第二品江僧宝下。”
张则(下品),谢云:“意态宏逸,动笔新奇,在吴軶下。”
刘胤祖(下品),官至尚书、吏部郎。谢云:“蝉雀特尽微妙。笔迹超越,爽俊不凡。在第三品晋明帝下。”
胤祖弟绍祖(下品),官至晋太康太守。谢云:“善于传写。不间构思,鸠敛卷秩。近将兼两,宜有草创。综于众本,笔迹调快。劲滑有余,然伤于师工,乏其士体。其于模写,特为精密。”
胤祖子璞,姚最云:“体运精研,亚于胤祖。在梁元帝下。”
蔡斌(下品下。《游仙图》、《苏武像》,并传于代)
濮万年(下品。《苏门先生名臣像》,传于代)
万年弟道兴(下品。《列女辩通图》传于代)
史粲(中品下。马势白画,《八骏图》传于代)
宋僧辩(下品)
范惟贤(诸家并不载品第,唯南齐高帝集名画曰:“十二人自陆至范,惟贤亦未见其迹。”)
●卷七
○南齐
宗测,字敬,微炳之孙也(炳已具第六卷)。代居江陵,不应辟召。骠骑将军豫章王嶷请为参军,测答曰:“何得谬伤海鸟,横斤山木?”性善书画,传其祖业。志欲游名山,乃写祖炳所画《尚子平图》于壁,隐庐山,居炳旧宅。画阮籍遇孙登于行障上,坐卧对之。又画永业寺佛影台,皆称臻绝。(见《南齐记》)
刘系宗,丹阳人。少便书画,在宋为景陵王子景粹侍书,入齐为东宫侍书,官至骠骑将军、宣城太守。(《南齐书》见载)
姚昙度(中品上),谢云:“画有逸才,巧变锋出。魑魅鬼神,皆为妙绝。雅郑兼善,英奇俊拔。天挺生知,出人意表。虽然,洪纤循矩,往往有失。在第三品袁倩下、顾生上。”
昙度子,不知名,出家,法号惠觉(下品)。姚最云:“丹青之用,继父之美。定其优劣,嵇聂之流。”(有殷洪像、白马寺宝台样行于代)
蘧道愍(下品),谢云:“与章继伯并善寺壁,兼能画扇。人马数分,毫厘不失。别体之妙,可谓入神。”蘧始师章,冰寒于水。
道愍外甥,沙门僧珍,师道愍之画(中品上)。姚最云:“嵇、聂之流,与惠觉同品。”(《有姜嫄等像》、《豫章王像》、康居人马,传于代)
章继伯(下品),谢云:“与蘧同品。”“藉田图》绢长三丈,传于代)
范怀珍(中品。或作怀粲,或作怀坚,《涯注马图》、孝子屏风,行于代)
钟宗之(下品。《王攸之等像》、《王柳等像》、《王献之像》,行于代)
王奴(下品。《肃赋图》行于代)
王殿(下品。《曹长孺真》、《列女传舟仪图》、《三马图》、《败春图》传于代)
戴蜀(中品下。《孝子图》、《息妫图》传于代)
陈公思(下品。《列女贞节图》、《列女仁智图》、《朱买臣图》传于代)
陶景真(中品下。《孔雀鹦鹉图》、《虎豹图》传于代)
张秀和(下品。《游清池图》传于代)
沈标(下品),姚最云:“亡所偏善,触类涉习。留意铅华,亦有可观。”
谢赫(中品下),姚最云:“点刷精研,意存形似。写貌人物,不俟对看,所须一览,便归操笔。目想毫发,皆亡遗失。丽服靓妆,随时变改。直眉曲幰,与时竟新。别体细微,多从赫始。遂使委巷逐末,皆类效颦。至于气运精灵,未穷生动之致。笔路纤弱,不副雅壮之怀。然中兴以来,象人为最。在沈标下、毛惠秀上。”(《安期先生图》传于代)
沈粲(下品),姚最云:“笔迹调媚,专工绮罗屏障。所图颇有情趣,在张僧繇上。”(彦远云:“专工绮罗,亡所他善。不合在僧繇上。”)
丁光,谢云:“虽擅名蝉雀,笔迹轻嬴,非不精谨,乏其生气。”(彦远云:“若以蝉雀微艺,况又轻嬴,则猥厕画流固有惭色。”)
周昙研,沙门彦悰云:“师塞壮勒,授曹仲达。比曹不足,方塞有余。”(塞壮勒未详)
谢惠连(中品中),陈郡阳夏人。幼有词学,族兄灵运叹服之。官至司徒府参军,以疏放,久不从官。年二十,书画并妙。(《南齐书》具载)
谢约(下品),孙畅之云:“综弟也。为卫尉参军。范晔为传。善山水。”(《火山图》并《声妓乐器图》传于代)
虞坚(下品)
丁宽(下品)
刘琪,字士温(下品),彭城人。少聪慧,多才艺,工书画,饮酒至数斗。画嫔嫱,当代第一。官至吏部郎。(见《南齐书》)谢云:“用意绵密,画体简细。笔力困弱,制置单省。妇人最佳,但纤削过差,翻为失真。然玩之详熟,甚有姿态。”(《捣衣图》、《刘长史图》、《少年行乐图》、《朝臣图》、《吴中行舟图》并传于代)
毛惠远(中品上),荥阳阳武人。善画马,时刘琪善画妇人,并当代第一。官至少府卿。市青碧一千二百斤,供御画用,钱六十五万。有言惠远纳利者,世祖敕尚书评价,贵二十八万。杀之,后家徒壁立,上悔痛之。(见萧子显《齐书》)谢云:“画体周赡无适不谐,出意无穷,纵横络绎,位置经略尤难比俦。笔力遒媚,超迈绝伦,其于倏忽挥霍,必也极妙。至于定质磈然,翻未尽善。鬼神及马,泥滞于时。”(彦远按:《南齐史》称惠远画马第一,谢乃云:“泥滞于时。”曾见《酒客图》,是宫卷。后有题记,笔迹之外,颇有风格。意匠师于顾,《酒客图》、《刀戟图》、《中朝吕士图》、《刀戟戏图》、《七贤藤纸图》、《赭白马图》、《骑马变势图》、《叶公好龙图》并传于代)
惠远弟惠秀(下品下),永明中待诏秘阁。世祖将北伐,命惠秀《画汉武北伐图》,中书郎王融监掌其事。融好功名,秀又善图。画成,帝极珍贵,置琅琊台上,每披玩焉。(见《南齐书》)姚最云:“绘事详悉,太自矜持,翻成羸钝。遒劲不及于惠远,精思有过于棱矣。”(《除图》、《剡中溪谷邨墟图》、《胡僧图》、《释迦十弟子图》、《二疏图》传于代)
惠远子棱,姚最云:“便速有余,真巧不足。善于布置,比之叔父,则床下安床。”
○梁
元帝萧绎,字世诚(中品),武帝第七子。初生便眇一目,聪慧俊朗,博涉技艺,天生善书画。初封湘东王,后乃即位,年四十七。追号元帝,庙号世祖。尝画圣僧,武帝亲为赞之。任荆州刺史日画《蕃客入朝图》,帝极称善。(《梁书》具载)又画《职贡图》并序。善画外国来献之事(序具本集)。姚最云:“湘东天挺生知,学穷性表,心师造化,象人特尽神妙。心敏手运,不加点理。听讼之暇,众艺之余,时遇挥毫,造化惊绝,足使荀、卫阁笔,袁、陆韬翰。”(《游春苑白麻纸图》、《鹿图》、《师利像》、《鹣鹤陂泽图》、《芙蓉蘸鼎图》,并有题印,传于后)
元帝长子方等,字实相,尤能写真。坐上宾客,随意点染,即成数人。问童儿,皆识之。后因战殁,年二十二。赠侍中、中军将军、扬州刺史。谥“忠庄太子”。(见《梁书》及《三国典略》,《龙马出渥洼图》)
萧大连,字仁靖,简文帝第五子。少俊爽风流,有巧思。洞达音律,工丹青。初封临海县公,官至东扬州刺史、轻车将军。大宝元年,封南郡王,年二十五。(见《梁书》)
萧贲,字文奂(下品),兰陵人。多词学,工书画,曾于扇上画山水,咫尺内万里可知。仕梁,为河东太守。(见《梁书》)姚最云:“雅性精密,后来难比。含毫命素,动必依真。学不为人,自娱而已。人间罕见其迹。”
陆杲,字明霞(中品上),吴郡人也。好词学,信佛理,工书画,与舅张融齐名。初仕齐,后入梁,官至特进扬州大中正。(见《梁书》)谢云:“体致不凡,夸迈流俗。时有合作,往往出人。点画之间,动杂灰琯,传于代者盖寡。”
陶弘景,字道明,丹阳秣陵人。幼有异操,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便有长生之志。善琴棋,工草隶,徵为诸王侍读。永明十年,辞禄,止于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好著述,明众艺,善书画。大同二年卒,年八十五,赠中散大夫,谥曰《贞白先生》。(见《梁书·处士传》)武帝尝欲征用,隐居画二牛,一以金笼头牵之,一则逶迤就水草。梁武知其意,不以官爵逼之。朝廷有事,多询之,号山中宰相。
张僧繇(上品中),吴中人也。天监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时诸王在外,武帝思之,遣僧繇乘传写貌,对之如面也。江陵天皇寺,明帝置。内有柏堂,僧繇画卢舍那佛像及仲尼十哲。帝怪问释门内如何画孔圣,僧繇曰:“后当赖此耳。”及后周灭佛法,焚天下寺塔,独以此殿有宣尼像,乃不令毁拆。又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初吴曹不兴图青溪龙,僧繇见而鄙之,乃广其像于武帝龙泉亭。其画草留在秘阁,时未之重,至太清中震龙泉亭,遂失其壁,方知神妙。又画天竺二胡僧,因侯景乱散坼为二,后一僧为唐右常侍陆坚所宝。坚疾笃,梦一胡僧告云:“我有同侣,离坼多时,今在洛阳李家。若求合之,当以法力助君。”陆以钱帛果于其后购得,疾乃愈。刘长卿为记述其事。张画所有灵感,不可具记。(彦远家有僧繇定光如来像,元和中进入内,曾见维摩诘并二菩萨,妙极者也)姚最云:“善图寺壁,超越群公。价等昙度,朝衣野服,古今不失,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唯公及私,手不释笔,俾画作夜,未尝倦怠。数纪之内,无须臾之闲。然圣贤晒曞,犹乏神气。岂可求备于一人?虽云晚出,殆亚前哲。在沈粲下。”(彦远以此评最谬)李嗣真云:“顾陆已往,郁为冠冕。盛称后叶,独有僧繇。今之学者,望其尘躅,如周、孔焉。何寺塔之云乎?且顾、陆人物衣冠,信称绝作,未睹其余。至于张公骨气奇伟,师模宏远,岂唯六法精备?实亦万类皆妙。千变万化,诡状殊形,经诸目,运诸掌,得之心,应之手。意者,天降圣人为后生,则何以制作之妙拟于阴阳者乎?请与顾陆同居上品。张怀梐云:“姚最称:‘虽云后生,殆亚前品’。未为知音之言。且张公思若涌泉,取资天造,笔纸一二而像已应焉。周材取之,今古独立。象人之妙,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清溪官水怪图》、《吴王格虎图》、《维摩诘像》、《横泉闻龙图》、《昆明二龙图》、《行道天王图》、《汉代射蛟图》、《杂人马兵刀图》、《朱异像》、《羊仁跃马图》、《摩衲仙人图》、《梁北郊图》、《梁武帝像》、《梁宫人射雉图》、《定光佛像》、《醉僧图》、《田舍舞图》、《咏梅图》并传于代者也)
僧繇子善果(中品。或作张果),李嗣真云:“既渐过庭之训,犹是名家之驹。摽置点拂,殊多佳致。时有合作,乱真于父。若长辔远途,亦不迨意。一篇之中,自有玉石在田。杨之下、郑法轮之上。”(《悉达太子纳妃图》、灵嘉寺塔样,传于代)
善果弟儒童(中品上。《释迦会图《宝积经变》,传于代)
袁昂字千里(中品上),陈郡阳夏人。仕齐,为秘监黄门侍郎。幼以孝称,颇善画。入梁,官至中书监。年八十。赠侍中特进,谥曰“穆正”。(见《梁书》)僧悰云:“禀则郑公,亡所失坠。绮罗一施,超彼常伦。”
焦宝愿(下品),姚最云:“早游张谢,靳固不传。傍求造请,事均盗道。衣制树色,皆自新意。点黛施朱,轻重不失。在毛棱上、嵇宝钧下。”
嵇宝钧(下品),姚最云:“虽亡师范,而意兼真俗。赋彩鲜丽,观之悦情。”(彦远以画性所贵上,然何必师范)
聂松(下品),梁帝云:“与嵇同品,言其优劣,僧繇之亚。在解倩上。”(《支道林像》传于代)
解倩(中品下),姚最云:“全法蘧章,笔力不及。通变巧捷,寺壁最长。”(《丁贵人弹曲项琵琶图》、《五夫人像》、《九子魔图》传于代)
陆整(中品上。御像传于代)
江僧宝(中品下),谢赫云:“斟酌袁陆,亲渐朱蓝。用笔骨鲠,甚有师法。象人外,亡所长。在第三品戴逵下、吴暕上。”(《临轩图》、《衔像》、《职贡图》、《小见戏鹅图》并有陈朝年号传于代)
光宅寺僧威公(中品),姚最云:“下笔为京洛所知。”
僧吉底俱,外国人。(中品)
僧摩罗菩提,亦外国人。(中品)
僧迦佛陀(中品),禅师天竺人。学行精悫,灵感极多。初在魏,魏帝重之。至隋,隋帝于嵩山起少林寺。至今房门上有画神,即是迦佛陀之迹。(见《续高僧传》,有《{艹佛}菻国人物图》、器物样、《外国兽图》、鬼神画并传于代)姚最云:“已上三僧,既华夷殊体,亡以知其优劣。”(彦远按:《梁书·外国传》云:“于陀利国王瞿昙备跋陀罗者,亦工画。其国在南海洲上。天监元年四月八日,瞿昙梦一僧相告,云中国今有圣主,十年内佛法大兴。汝可朝贡,不然则汝国不安。梦中与僧同到中国,见梁天子。见而异之,记得梁主形貌,命笔写之,遂遣使并本国画工请写高祖真。上许之,遂还本国。陀罗以高祖真类已画者,盛之实函,日嘉礼敬,以外国能画,故附此记云。”)
●卷八
○陈
顾野王,字希冯,吴郡人。七岁通五经,善属词,能书画。长为鸿儒,天象地理无不毕习。在梁为中领军。时宣城王为扬州,野王善画,王褒善书,俱为宾友,时号二绝。入陈,官至黄门侍郎,年六十三。赠右卫将军。(见《陈书》)
○后魏
蒋少游,乐安博昌人。敏彗机巧,工书画,善画人物及雕刻。虽有才学,常在剞劂绳墨之间,园湖城殿之侧。识者叹息,少游坦然。以为已任,不告疲劳。官至将作大匠、太常少卿、前将军、都水,兼此四官,赠龙骧将军、青州刺史。溢曰“质”。(见《后魏书》。时有郭善明、侯文和、柳俭、闵文和、郭道兴,并以巧思称)彦远以德成而上、艺成而下,鄙亡德而有艺也。君子依仁游艺,周公多才多艺,贵德艺兼也。苟亡德而有艺,虽执厮役之劳,又何兴叹乎!
杨乞德,封新乡侯。归心释门,施身入寺。善画佛像,价陵昙度。
王由,字茂道,善书画。摹画佛像,为时所服。官至东莱太守。(见《后魏书》)
祖班者,东魏人,善画。(见《三国典略》)
○北齐
高孝珩,世宗第二子,封广宁郡王、尚书令、大司徒、司州牧。博涉多才艺,尝于厅事壁上画苍鹰,睹者疑其真,鸠雀不敢近。又画《朝士图》,当时绝妙,为周师所虏。授开封县侯。孝珩亦善音律,周武宴齐君臣,自弹琵琶,命孝珩吹笛。(见《北齐书》)
萧放,字希逸,梁武帝犹子也。为本朝著作郎,入齐待诏词林馆,善丹青,因于宫中监诸画工。帝令采古来丽美诗及贤哲充画图。帝甚善之,与杨休之同撰《御览》,加镇东大将军、散骑常侍。(见《北齐书》)
杨子华(中品上),世祖时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尝画马于壁,夜听蹄啮长鸣,如索水草。图龙于素,舒卷辄云气萦集。世祖重之,使居禁中。天下号为画圣。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时有王子冲善棋通神,号为二绝。(见《北齐史》)阎立本云:“自像人已来,曲尽其妙,简易摽美,多不可灭,少不可逾。其唯子华乎!”僧琮云:“在孙下田上。李六在上品,张下郑上。”(《斛律金像》、《北齐贵戚游苑图》、官苑人物屏风、《邺中百戏》、《狮猛图》并传于代)
田僧亮(下品)官至三公、中郎将。入周,为常侍。当时之名高于董、展。僧琮云:“挺特生知,不由师授。田家一种,古今独绝。在杨子华下。”(窦蒙云:“非独田家,众艺皆妙。杨、孙之次,董、展上流。彦远以僧亮画意类于展而不如展之精密也)李云:“田、杨声实与董、展相侔,备道形似。田氏野服柴车,名为绝笔,与杨契丹同在上品。董展之下。”
刘杀鬼(下品),与杨子华同时,世祖俱重之。画斗雀于壁间,帝见之为生,拂之方觉。常在禁中锡赍钜万,任梁州刺史。(见《北齐书·词苑传》)
曹仲达,本曹国人也。北齐最称公能画梵像,官至朝散大夫。(国朝宣律师撰《三宝感通记》具载仲达画佛之妙,颇有灵感)僧琮云:“曹师于袁,冰寒于水。外国佛像,亡兢于时。”(卢思道、斛律明月、慕容绍宗等像,《弋猎图》、《齐武临轩对武骑名马图》传于代)
殷英童,善画兼楷隶。
高尚士(中品),徐德祖(下品),曹仲璞,已上三人并是当时名手。
○后周
冯提伽,北平人也。官至散骑常侍,兼礼部侍郎。志尚清远,后避周末之乱,佣画并汾之间。窦蒙云:“寺壁皆有合作,风格精密,动若神契。”彦远按:提伽之迹,未甚精密。山川草树宛然,塞北车马为得意。人物非所长。
○隋
阎毗,榆林盛乐人,工篆隶,善丹青。当时号为臻绝。周武帝时拜仪同三司,隋帝爱其才艺,令侍东宫。数以雕丽之物,取悦于皇太子。拜车骑将军。炀帝令毗修辇辂,多所损益。与宇文恺参详故实,并推巧思。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见《隋书》。时有何稠、宇桂林、刘龙、龙弟衮,并有巧思,绝世过人)
展子虔(中品下),历北齐、周、隋。在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僧琮云:“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善台阁、人马、山川,咫尺千里。”李云:“董展同品,董有展之车马,展亡董之台阁。”(法华变、白麻纸《长安车马人物图》、《弋猎图》、杂宫苑南郊、白画《王世充像》、《北齐后主幸晋阳图》、《朱卖臣覆水图》并传于代)
郑法士(中品上),在周为大都督、左员外侍郎、建中将军,封长社县子。入隋,授中散大夫。僧琮云:“取法张公,备该万物。后来冠冕,获擅名家。在孙尚子上。”李云:“伏道张门,谓之高足,邻几睹奥,具体而微。气韵摽举,风格遒俊。丽组长缨,得威仪之樽节;柔姿绰态,尽幽闲之雅容。至乃百年时景,南邻北里之娱,十月车徒,流水浮云之势,则金张意气,玉石豪华,飞观层楼,间以乔林。嘉树碧潭,素濑糅以;杂英芳草,必暖暖然,有春台之思。此其绝伦也。江左自僧繇已降,郑君是称独步。在上品杨子华下、孙尚子上。”(按:郑法轮、郑德文、袁昂、陈善见、刘乌、阎立本皆师郑公,各有形似,识者方辩之。《禽卢明月像》、《阿育王像》、《陈玄英像》、《责戚屏风》、《洛中人物车马》、《隋文帝入佛堂像》、《北齐畋游像》、《杨素贺若弼像》、并《游春苑图》并传于代)彦远以李大夫所许郑在杨下,此非允当,郑合在杨土。
法士弟法轮(中品上),李云:“属意温雅,用笔调润,精密有余,高奇未足。舆马之际,难与比肩,比其兄为劣。及其辟台苑,恣登临,罗绮如春,芳菲似雪,亦为绝尘也。”僧琮云:“法轮精密有馀,不近师匠,全范士体,先图寺壁。本效张公,为步不成,谅非高雅。前贤品第,以此失之。”法士子德文(中品),李云:“笔迹纤懦,英灵销歇。与法轮、刘乌同。”
孙尚子(上品中),睦州建德县尉。僧琮云:“师模顾陆,骨气有余。鬼神特所偏善,妇人亦有风态。在法士下、子华上。”窦蒙云:“鞍马树石,法士不如,与顾、陆异迹,岂独鬼神而已?”李云:“孙、郑共师于张,郑则人物楼台,当霸雄伯;孙则魑魅魍魉,参灵酌妙。善为战笔之体,甚有气力。衣服手足,木叶川流,莫不战动。唯须发独尔调利。他人效之,终莫能得,此其异态也。在上品郑下、董展上。”(《美人图》、屋宇鬼神,传于代)
董伯仁(中品上),汝南人也。多才艺,乡里号为“智海”。官至光禄大夫、殿中将军。僧琮云:“综叙多端,尤精位置。屏障一种,亡愧前贤。在陈善见下。”窦蒙云:“楼台人物,旷绝今古。杂画巧瞻,高视孙、田,乃变化万殊,何止屏风一种?”李云:“董与展,皆天生纵任,亡所祖述。动笔形似,画外有情,足使先辈名流动容变色。但地处平原,阙江山之助;迹参戎马,少簪裾之仪。此是所未习,非其所不至。若较其优劣,则欣戚笑言,皆穷生动之意;驰骋弋猎,各有奔飞之状。必也三昧轮奂,董氏造其微;六辔沃若,展生居其骏,董有展之车马,展亡董之台阁。”汝南今多画迹,是其绝思。石泉公王方庆观之而叹曰:“向使展、董二人与江东诸子易地而处,张侯已降,咸应病足。”鉴者以为知言。初董与展同召入隋室,一自河北,一自江南。初则见轻,后乃颇采其意。古来词人亦有此累。(《周明帝畋游图》、杂画台阁样、弥勒变、《弘农田家图》、《隋文帝上厩名马图》,传于代)
杨契丹(上品中),宫至上仪同。僧琮云:“六法备该,甚有骨气。山东体制,允属伊人。在阎立本下。”(窦云:“契丹之迹,非不推富,比之董展则乏精微。”)李云:“田杨声侔董展。昔田杨与郑法士同于京师光明寺画小塔,郑图东壁、北壁,田图西壁、南壁,杨画外边四面,是称三绝。杨以簟蔽画处,郑窃观之,谓杨曰:‘卿画终不可学,何劳鄣蔽?’杨特托以婚姻,有讨门之好。又求杨画本,杨引郑至朝堂,指宫阙衣冠车马曰:‘此是吾画本也’。由是郑深叹服。”(光明寺后为大云寺,今长安怀远里也)又宝刹寺一壁佛涅槃变、维摩诘等,亦为妙作,与田同品。(《隋朝正会图》、《幸洛阳图》、《豆卢宁像》、《贵戚游宴图》杂佛变,传于代)
刘乌(下品),僧琮云:“师于郑屏、鄣有功。其于绵密独越伦辈。”李云:“学于郑,不少风格,但未遒耳。”
陈善见(下品),僧琮云:“准的于郑遒媚,温润则不及之。”裴孝源云:“二阎、袁、陆、张之外,学者陈善见、王知慎之流,万得其一。固未及于风格,尚汲汲于形似。今之所蓄,皆善见写榻,都非杨、郑之真矣。”
江志(中品),僧琮云:“笔力劲健,风韵顿挫。模山拟石,妙得其真。”
李雅(下品),为滕王库直(或云秦王)。僧琮云:“神气抑杨,独越伦伍。圣僧形制,是所尤工。”窦云:“佛像鬼神,法士以下,僧繇之亚,契丹善见未可比之。”
王仲舒(下品),僧琮云:“北面孙公,风骨不逮,精熟润媚,推于名辈。”
阎思光(下品),解悰(下品),程瓒(下品),已上三人并隋朝名手。
尉迟跋质那,西国人。善画外国及佛像,当时擅名,今谓之大尉迟。(《六番图》、《外国宝树图》,又有《婆罗门图》传于代)
天竺僧昙摩拙义,亦善画。隋文帝时自本国来,遍礼中夏阿育王塔。至成都雒县大石寺,空中见十二神形,便一一貌之,乃刻木为十二神形于寺塔下,至今在焉。(具《三宝感通记》)
●卷九
○唐朝上
唐高祖神尧皇帝、太宗皇帝、中宗皇帝、玄宗皇帝并神武圣哲,艺亡不周,书画备能,非臣下所敢陈述。
汉王元昌,高祖神尧皇帝第七子、太宗皇帝之弟,少博学,能书画。武德三年封鲁王,十年封汉王,为梁州都督,坐太子承乾事废。(《汉画贤王图),鞍马鹰鹘,传于代)李嗣真云:“天人之姿,博综伎艺,颇得风韵。自然超举,碣馆深崇,遗迹罕见。在上品二阎之上。”(裴孝源云:“六法俱全,万类不失。”)
汉王弟韩王元嘉,亦善书画。天后授之太尉。善画龙马虎豹。
滕王元婴,亦善画。
阎立德(上品下。阎让字立德,以字行于代),父毗在隋以丹青知名。(已上第八卷中具载)与弟立本俱传家业。武德中为尚衣,奉御造衮冕大丧等六服,腰舆伞扇,咸得妙制。贞观初为将作大匠,造翠微玉华宫,称旨,官至工部尚书,封大安县公。显庆元年,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曰:“康。”(《文成公主降番图》、《玉华宫图》、《斗鸡图》并传于代)
立德弟立本(上品下),显庆初代立德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拜右相,封博陵县公。有应务之才,兼能书画,朝廷号为丹青,神化初为太宗秦王库直。武德九年,命写秦府十八学士,褚亮为赞。(《秦府十八学士驾真图》序曰:“武德四年,太宗皇帝为太尉尚书令,雍州牧、左右卫大将军,新命为天策上将军,位在三公上,乃锐意经籍,怡神艺学,开学馆以待四方之士。乃降教曰:‘昔楚国尊贤重道,先于申穆;梁园接士,比德至于邹枝。咸以著范前修,垂光后烈,顾惟菲薄,多谢古人。高山仰止,能亡景慕。于是芳兰始被,深冠盖之游;丹桂初丛,广旄俊之士。既而场苗盖寡,空留皎皎之姿;乔木徒迁,终愧嘤嘤之友。所异过人正训,匡其阙如。侧席亡倦于齐庭,开筵有惭于燕馆。属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及于志宁,军谘祭酒苏世长,天策府记室薛收,文学褚亮、姚察,太学博士陆德明、孔颖达,主簿李玄道,天策仓曹李守素,秦王记室虞世南,参军蔡允恭、颜相时,著作郎记室许敬宗、薛元敬,太学助教盖文达,典签苏勖等。或背淮而致千里,或通赵以欣三见。咸能垂裾邸第,委质藩维,或弘礼度而成典则,畅词学而铭风雅,优游幕府,是用嘉焉。宜可以守本官兼词学馆学士。’及薛收卒,征东虞州录事参军刘孝孙入馆,寻迁库直。阎立本图形貌,具题名字爵里,仍教文学诸亮为之像赞。勒成一卷,号十八学士。并给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每军国务静,参谒归休,即引见。论讨坟典,商略前载,考其得失,或夜分而寝,又降以温颜,礼数甚厚。由是天下归心,奇杰之士感思自效于时,预入馆者时所倾慕,谓之登瀛州云。)贞观十七年,又诏画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上自为赞。(贞观十七年诏曰:“自古皇王,褒崇勋德,既勒名于钟鼎,又图形于丹青。是以甘露良佐,麟阁著其美;建武功臣,云台纪其迹。司徒赵国公无忌,故司空杨州都督河间元王孝恭,故司空蔡国公如晦,故司空相州都督郑国文贞公徵,司徒梁国公玄龄,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谢申国公士廉,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敬德,特进卫国公靖,特进宋国公瑀,故辅国大将军杨州都督褒国忠壮公志玄,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弘基,故尚书左仆射忠国公通,故陕东道大行台尚书右仆射郧节公开山,故荆州都督谯国公绍,故荆州都督邳襄公顺德,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故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故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故卢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故徐州都督胡庄公秦叔宝等,或材准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幄,经纶霜图;或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开;或竭力义旗,委质藩邸,一心表节,百占摽奇;或授命庙堂,闻士方面,重氛再朗,王略遐宣,契阔中后,劬劳师旅,赞景业于草昧,翼鸿化于隆平,茂绩嘉庸,冠冕列辟,昌言直道,模范缙绅。固以瞻伊吕而连衡,迈方名而长鹜者矣。宜酌故实,弘兹盛典,可并图画于凌烟阁,庶念功臣之怀,亡谢于前载;旌贤之义,永贻于后昆。)时天下初定,异国来朝,诏立本画外国图。又鄂杜间有苍虎为患,天皇引骁勇千骑取之。虢王元凤,太宗之弟也,弯弓三十钧,一矢毙之,召立本写貌,以旌雄勇。《国史》云:“太宗与侍臣泛游春苑,池中有奇鸟,随波容与。上爱玩不已,召侍从之臣歌咏之,急召立本写貌。阁内传呼画师阎立本,立本时已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侧,手挥丹素,目瞻坐宾,不胜愧赧。退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属词,今独以丹青见知,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尔宜深戒,勿习此艺。’”然性之所好,终不能舍。及为右相,与左相姜恪对掌枢务。恪曾立边功,立本唯善丹青,时人谓千字文,语曰:“左相宜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言并非宰相器。咸亨元年,复为中书令。四年薨,谥曰:“文贞。”僧琮云:“阎师于郑,奇态不穷,像生变故,天下取则。”(窦蒙云:“直自师心,意存功外,与夫张郑了不相干。”)裴云:“阎师张,青出于蓝。人物衣冠、车马台阁,并得其妙。历观古今,法则巧思。唯二阎、杨、陆,迥出常表;张家父子,稍居其次。”(彦远云:“二阎、杨、陆,虽则画美,张家父子,品第居最。裴云:‘张在阎下。’此论未当。”)李嗣真云:“博陵大安难兄难弟,自江左陆、谢云亡,北朝子华长逝,象人之妙,号为中兴。至若万国来庭,奉涂山之玉帛;百蛮朝贡,接应门之位序。折旋矩度,端簪奉笏之仪;魁诡谲怪,鼻饮头飞之俗。尽该毫末,备得人情。二阎同在上品。”(田舍屏风十二扇,位置经略,冠绝古今。元和十三年,彦远大父相国镇太原,诏取之。《西域图》,王知慎亦榻之。《永徽朝臣图》、《昭陵列像图》传于代)彦远论曰:“前史称魏明帝起凌云阁,敕韦诞题榜。工人误先钉榜,以笼盛诞钓上,去地二十五丈。及下,须发尽白,才余气息,遂戒子孙绝此楷法。谢安尝论其事,子敬正色答曰:‘仲将魏之大臣,岂有此事!若如所说,知魏德之不长’。彦远尝以子敬为有识之言。阎令虽艺兼绘事,时已位列星郎,况太宗皇帝洽近侍有援貂之恩,接下臣亡撞郎之急,岂得直呼画师、不通官籍?至于驰名丹表,才非辅佐,以阎之才识,亦谓厚诬。浅薄之俗,轻艺嫉能,一至于此。良可于悒也?”
张孝师(下品),为骠骑尉,尤善画地狱,气侯幽默。孝师曾死复苏,具见冥中事,故备得之。吴道玄见其画,因号为“地狱变。”(窦云:“迹简而粗,物情皆备。除谢、顾、陆、张、扬、田、董、展外,难可比俦也。”)
范长寿(下品),师法于张僧繇,官至司徒校尉。(《风俗图》、《醉道士图》传于代)僧琮云:“博赡繁多,有所雅尚。至于位置,不烦经略。”(窦云:“制打提笔,落纸如飞,虽乏窈窕,终是好手。”)
何长寿与范同师法,但微劣于范。范、何并有《醉道士图》传于代,人云是僧繇所作,非也。(刘竦《博记》云:“张僧繇为《醉僧图》,僧敛钱舆立本,添冠子改为道士,殊不近理矣。”)
尉迟乙僧,于阗国人,父跋质那(具第八卷)。乙僧国初授宿卫官袭封郡公,善画外国及佛像,时人以跋质那为大尉迟、乙僧为小尉迟。画外国及菩萨,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僧琮云:“外国鬼神,奇形异貌,中华罕继。”(窦云:“澄思用笔,虽与中华道殊,然气正迹高,可与顾、陆为友。”)
刘孝师,僧琮云:“点画不多,皆为枢要。鸟雀奇变,甚为酷似。”彦远云:“不止鸟雀,曾见画他物,皆好。”
靳智异,僧琮云:“祖述仲达,改张琴瑟。变夷为夏,肇自斯人。在范长寿上。”
王定,官至中散大夫、尚方令。贞观初得名,笔迹甚快。(《本草训戒图》传于代。)僧琮云:“骨气不足,遒媚有余。菩萨圣僧,往往惊绝。在张孝师上。”(彦远按:定画骨气不甚长,既亡骨气,何故惊绝?”)
梁宽、吴智敏,僧琮云:“智敏师于宽,神襟更为俊逸。”
康萨陀(中品。或云菩陀),为振威校尉。僧琮云:“亡所服膺,虚心自悟。初花晚叶,变态多端。异兽奇禽,千形万状。在尉迟下。”(窦云:“曾见画人马,措意非高,琮公之语过当也。”)
王知慎(中品下),终少府监。工书画,与兄知敬齐名。僧琮云:“师于阎,写貌及之。笔力爽利,风采不凡。在张孝师下。”
王韶应(或作沼象),画鬼神,深有气韵。(窦云:“善山水人马。”)
檀智敏(中品),为振武校尉。窦云:“师于董伯仁。”僧琮云:“栋宇楼台,阴阳向背,历观前古,独见斯人。”(《游春戏艺图》传于世)
杨须跋(中品),赵武端(下品),范龙树(下品),周乌孙(下品),杨德绍(下品),已上五人国初擅名。
陈义,国初丞相,叔达之孙,尤工写貌,玄宗少与之善。特承恩遇,为武德南薰中尚等使、银青光禄大夫、少府监。
殷<参支>,殷季友,许琨,同州僧法明,已上四人,并开元中善写貌,常在内庭画人物,海内知名,时钱国养未出。(《唐朝七圣图》、《高祖及诸王图》、《太宗自定辇上图》、《开元十八学士图》并殷<参支>、韦无忝为之,传于代)法明,开元十一年敕令写貌丽正殿诸学士,欲画像书赞于含象亭,以车驾东幸,遂停。初诏殷<参支>、季友、无忝等分貌之。粉本既成,迟回未上绢。张燕公以画人手杂,图不甚精,乃奉追法明,令独貌诸学士。法明尤工写貌,图成进之,上称善,藏其本于画院。后数年,上更索此图,不知所由,赖康子元先写得一本以进,上令却送画院,子元复自收之。子元卒,其子货之,莫知所在,今传榻本。(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东方颢、李子剑、吕回、毋煚、陆去泰、咸廙业、余钦、孙季良,都十七人,其官爵具韦述《集贤记》下卷)
钱国养,开元中善写貌、海内推服。窦云:“衣裳凡鄙,未离贱工。格律自高,足为出众。”彦远云:“既言凡鄙贱工,安得格律出众?窦君两句之评,自相矛盾。”
左文通,善写貌。
王陁子,善山水,幽致,峰峦极佳。世人言山水者,称陁子头、道子脚。(窦云:“山水独运,别是一家。绝迹幽居,古今无比。”时有牛诏,亦善山水)
吴道玄,阳翟人。好酒使气,每欲挥毫,必须酣饮。学书于张长史旭、贺监知章。学书不成,因工画,曾事逍遥公韦嗣立为小吏。因写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其书迹似薛少保,亦甚便利。初任兖州瑕丘县尉。初名道子,玄宗召入禁中,改名道玄。因授内教博士,非有诏不得画。张怀瓘云:“吴生之画,下笔有神,是张僧繇后身也。”可谓知言。官至宁王友。开元中将军裴旻善舞剑,道玄观旻舞剑,见出没神怪,既毕,挥毫益进。时又有公孙大娘,亦善舞剑器。张旭见之,因为草书,杜甫歌行述其事,是知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亦非懦夫所能作也。(时有张爱儿,学其画不成,便为捏塑。玄宗御笔,改名仙乔。杂画虫像亦妙。时又有杨惠之,亦善塑像,员名程进,雕刻石像,随韩伯通,善塑像。天后时尚方丞窦弘果、毛婆罗,苑东监孙仁贵,德宗朝将军全忠义,皆巧绝过人。此辈并李画迹皆精妙,格不甚高,吴画《明皇受箓图》、《十指钟旭》,传于代)彦远云:亲叔祖主客员外郎谂有《吴画说》一篇。(在本集)
翟琰者,吴生弟子也。吴生每画,落笔便去,多使琰与张藏布色,浓淡无不得所。
李生,失名,亦吴弟子。善画地狱佛像,有类于吴而稍劣。
张藏,亦吴弟子也。裁度粗快,思若涌泉。寺壁十间,不旬而毕。然六法不及师之门墙,亦好细画。
杨庭光,与吴同时。佛像经变、杂画山水极妙。颇有似吴生处,但下笔稍细耳。
卢棱伽,吴弟子也。画迹似吴,但才力有限。颇能细画,咫尺间山水寥廓,物像精细。经变佛事,是其所长。吴生尝于京师画总持寺三门,大获泉货。棱伽乃窃画庄严寺三门,锐意开张,颇臻其妙。一日吴生忽见之,惊叹曰:“此子笔力常时不及我,今乃类我。是子也,精爽尽于此矣。”居一月,棱伽果卒。(《释教画源》传于代,时有姚景仙,能画寺壁)
武静藏,善画鬼神,有气韵。(东都敬爱寺果山亭院地狱变,画甚妙)
董萼,字重照。开元中多在尚方,善杂画车牛,最推其妙。(《盘车图》,余亦曾模之)
陈静心,善寺壁。弟静眼,善地狱、山水。
程维,善杂画。
杨垣、杨仙乔并长安人,好图佛寺鬼神,垣子爽亦善之。
解倩,善鬼神。
冯昭正,开元中任少府监,八年为户部侍郎。尤善鹰鹘鸡雉,尽其形态,觜眼脚爪,毛彩俱妙。曾于禁中画五龙堂,亦称其善,有降云蓄雨之感。
姜皎,上邽人。善鹰鸟。玄宗在藩时为尚衣奉御,有先识之明。玄宗即位,累官至太常卿,封定国公。开元五年,以事废,复拜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十年复流钦州。
李思训,宗室也,即林甫之伯父。早以艺称于当时,一家五人,并善丹青。(思训弟思诲,思诲子林甫,林甫弟昭道,林甫侄凑)世咸重之,书画称一时之妙。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彭城公。开元六年,赠秦州都督。其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湍濑潺湲,云霞缥缈,时睹神仙之事,窅然岩岭之幽。时人谓之“大李将军”其人也。
思训弟思诲,即林甫之父也。善丹青,任朝散大夫、扬州参军,赠礼部尚书。
李林甫,亦善丹青。高詹事与林甫诗曰:“中兴唯白云,身外即丹青。”余曾见其画迹甚佳,山水小类李中舍。思训子昭道,林甫从弟也。变父之势,妙又过人。官至太子中舍,创海图之妙。世上言山水者,“称大李将军、小李将军”,昭道虽不至将军,俗因其父呼之。
李凑,林甫之侄也。初为广陵仓曹,天宝中贬明州象山县尉,年二十八。尤工绮罗人物,为时惊绝。本师阎令,但笔迹疏散,言其媚态,则尽美矣。
薛稷,字嗣通,河东汾阴人。道衡之曾孙,元超之从子,词学名家,轩冕继代。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多才藻,工书画。薛稷外祖魏文贞公富有书画,多虞、褚手写表疏,稷锐意横学,穷年忘倦。睿宗在藩特见引遇,拜黄门中书侍郎、礼工二部尚书。先天二年,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封晋国公。窦怀贞累之,年六十九。尤善花鸟、人物、杂画。画鹤知名,屏风六扇鹤样,自稷始也。
郎余令,有才名,工山水。古贤为著作佐郎,撰《自古帝王图》。按据《史传》想像风采,时称精妙。
曹元廓,天后朝为朝散大夫、左尚方令。师于阎,工骑猎,人马山水,善于布置。天后铸九鼎于东都,备九州山川物产,诏命元廓画样、钟绍京书,时称绝妙。(《后周、北齐、梁、陈、隋、武德、贞观、永徽等朝臣图》、《高祖太宗诸子图》、《秦府学士图》、《凌烟图》皆传于代,徐峤之题)
刘行臣,善画鬼神,精采洒落,类王韶应。(东都敬爱寺山亭院西壁有鬼神抱野鸡,实为妙手)
畅,善山水,似李将军。(子明瑾,妙过于父)
杨宁、杨升、(《望贤宫图》,《安禄山真》)张萱,以上三人并善画人物。宁以开元十一年为史馆画直,萱好画妇女婴儿。(有《妓女图》、《乳母将婴儿图》、《按羯鼓图》、《秋千图》、《号国妇人出游图》传于代)
尹麻,善佛事、神鬼、寺壁。高宗时得名,笔迹快利。今京师慈恩寺塔下南面师利普贤极妙。李仲昌、李嗣真并琳弟子,并善佛道鬼神。
韦无忝,官至左武卫将军,善鞍马、鹘象、鹰图,杂兽皆妙。
韦无踪,乃无忝弟,善写貌。
朱抱一,开元二十二年直集贤,善写貌。写张果先生真,为好事所传。
竺元标、蔡金刚、毛嵩、姚彦山。
程逊善寺壁、禽兽。董好子善人物。
杨树儿、耿纯。
任直亮,开元中直集贤,时有画直邵斋钦,书手吉旷,皆解画。
陆庭曜善人物鬼神,有气韵。
畅整、李相国、陈悫、刘志敏、史晟、何君墨、京元成、崔霞、冷元绣、马光业、李蛮子、马树鹰、祝丘、潘细衣、周子敬、段去惑。
僧智瑰,善山水、鬼神,气韵洒落。
已上皆唐朝以来名手画工,有同兰菊丛芳,竞秀踪迹,布在人间,姓名不可遗弃。
殷令名,陈郡人。父不害,累代工书画。
殷闻礼,字大端,书画妙过于父。武德初为中书舍人、赵王友兼侍读、弘文馆学士。
闻礼子仲容,天后任太仆秘书丞、工部郎中、申州刺史。善书画,工写貌及花鸟,妙得其真。或用墨色,如兼五采。
谈皎,善画人物,有态度。衣裳润媚,但格律不高。大髻宽衣,亦时当所尚。与李凑小相类。(《武惠妃舞图》、《佳丽寒食图》、《佳丽妓乐图》并传于代)
僧金刚三藏,狮子国人。善西域佛像。运笔持重,非常画可拟。东京广福寺木塔下素像,皆三藏起样。
张遵礼,善画斗将鞍马、戈矛器械。用笔堑差,小画尤佳。
王绍宗,琅琊人。父修礼画迹与殷仲容相类,亦善书。官至秘书少监。
宋令文,亦书画皆善。
司马承祯,字子微,自梁陶隐居至先生四世传授仙法。开元中自天台徵至,天子师之。十五年至王屋山,敕造阳台观居之,尝画于屋壁。又工篆隶词采,众艺皆类于隐居焉。制雅琴镇名,美石为之,词刻精绝。开元中彦远高王父河东公获受教于先生,玄宗皇帝制碑具述其妙。二十三年尸解白云,从堂户出双鹤,绕坛而上,年八十一,谥“贞一先生”。
卢鸿,一名浩然,高士也。工八分书,善画山水树石,隐于嵩山。开元初,徵拜谏议大夫,不受。
释修然,俗姓裴氏,楚州刺史思训之子。为人恢诞强学,不成一名。好朋从诗酒,善丹青,工山水,晓解丝竹。卒年三十九。(开元中,尝夜醉卧街,犯禁乃为诗曰:“遮莫冬冬鼓,须倾满满杯。金吾如借问,报道玉山颓。”官不罪之,或云道士)
郑虔,高士也。苏许公为宰相,申以忘年之契,荐为著作郎。开元二十五年,为广文馆学士,饥穷坎坷。好琴酒篇咏,工山水、进献诗篇及书画。玄宗御笔题曰:“郑虔三绝。”与杜甫、李白为诗酒友。禄山受以为水部员外郎。国家收复,贬台州司户。
郑逾,善山水。天宝中得名于梁宋间。逾即迁之弟。迁有书名。
李果奴,笔迹调润。天宝中写貌人物及僧佛为妙。元和初有李士昉,即果奴之孙,笔迹及其祖,写貌极妙。在翰林即贤院。
曹霸,魏曹髦之后。髦画称于魏代,霸在开元中已得名。天宝末,每诏画御马及功臣。官至左武卫将军。
韩干,大梁人。王右丞维见其画,遂推奖之,官至太府寺丞。善写貌人物,(《龙朔功臣图》、《姚崇及安禄山图》、《玄宗试马图》、《宁王调马打述图》,传于代)尤工鞍马。初师曹霸,后自独擅。杜甫赠霸《画马歌》曰:“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唯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彦远以杜甫岂知画者,徒以干马肥大遂有画肉之诮。古人画马有《八骏图》,或云史道硕之迹,或云史秉之迹,皆螭颈龙体,矢激电驰,非马之状也。晋宋间顾陆之辈已称改步,周齐间董展之流亦云变态,虽权奇灭没,乃屈产蜀<马冉>,尚翘举之姿,乏安徐之体。至于毛色多騧骝骓驳,无他奇异。玄宗好大马,御厩至四十万,遂有沛艾大马。命王毛仲为监牧使,燕公张说作《駉牧颂》。天下一通,西域大宛,岁有来献。诏于北地,置群牧,筋骨行步,久而方全,谓习之能,逸异并至,骨力追风,毛彩照地,不可名状,号木槽马。圣人舒身安神,如据床榻,是知异于古马也。时主好艺,韩君间生,遂命悉图其骏,则有玉花骏、照夜白等。时岐、薛、宁、申王厩中皆有善马,干并图之,遂为古今独步。禄山之乱,沛艾马种遂绝。韩君端居亡事,忽有人诣焉。称鬼使请马一匹,韩君画马焚之。他日见鬼使乘马来谢,其感神如此。弟子孔荣为上足,陈闳为永王府长史,善画写貌,工鞍马,与韩同时,家蓄图画绝多。(写《安禄山图》、《玄宗马射图》、《上党十九宗图》)
孟仲晖,善写貌,笔迹类陈闳,又似阎令,时有杜景祥、王允之并画,迹与仲晖相近也。
●卷十
○唐朝下
王维,字摩诘,太原人。年十九,进士擢第,与弟缙并以词学知名。官至尚书、右丞,有高致,信佛理。蓝田南置别业,以水木琴书自娱。工画山水,体涉今古。人家所蓄,多是右丞指挥工人布色原野,簇成远树,过于朴拙,复务细巧,翻更失真。清源寺壁上画辋川,笔力雄壮,常自制诗曰:“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时人知。”诚哉是言也。余曾见破墨山水,笔迹劲爽。
张諲,官至刑部员外郎,明易象,善草隶,工丹青,与王维、李颀等为诗酒、丹青之友。尤善画山水。王维答诗曰:“屏风误点惑孙郎,团扇草书轻内史。”李颀诗曰:“小王破体闲文策,落日黎花照空壁。书堪记室妒风流,画与将军作勍敌。”(画,一作书)
刘方平,工山水、树石,汧国公李勉甚重之。
王熊,官至潭州都督,尝与张燕公唱和诗句,善湘中山水,似李将军。(意绪不卑,但笔迹轻细)
王象有,画《卤簿图》,传于代。或云是熊兄弟。
田琦,雁门人。武德功臣兵部尚书德平之子,善写貌人物,官至汝南太守。尤善八分小篆,写《洪崖子橘术图》,传于代。(本一作僮)
窦师纶,字希言、纳言,陈国公抗之子。初为太宗秦王府恣议、相国录事参军,封陵阳公。性巧绝,草创之际,乘舆皆阙。敕兼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凡创瑞锦宫绫,章彩奇丽,蜀人至今谓之陵阳公样。官至太府卿,银、方、邛三州刺史。高祖、太宗时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之状,创本师纶,至今传之。
江都王绪,霍王元轨之子,太宗皇帝犹子也。多才艺,善书画。鞍马擅名,垂拱中官至金州刺史。
时有李逖者,工画蝇蝶蜂蝉之类。
李平钧,宗室也。淮安王神通之曾孙,为江陵府法曹参军、汴州陈留令。平钧工山水、小篆。平钧之叔李权工八分,叔枢工小篆。
崔阳元、李炅、张惟亘、李滔、张通、耿昌言、弟昌期,已上七人并工山水杂画。通尤精赡。
周古言,中宗时善写貌及妇女。(有《宫禁寒食图》、《秋思图》传于代)
时有严杲、杨德本,并吴人,善杂画。
贝俊(一作具俊)、李韶、魏晋孙、蒯廉,已上四人并工花鸟。俊尤工鹰鹘,蒯廉最为妙。
白旻,官至同州澄城令。工花鸟鹰鹘,觜爪鲜利,甚得其趣。旻善歌,常醉酣歌阕,便画自娱。
韩嶷,工妇女杂画,善布色。
时有宇文肃,善小画、金玉镌刻之样、禽兽葩叶之能。高江、车道政二人并善写貌。道政兼善佛事,迹简而笔健。
嗣滕王湛然,贞元四年为殿中监兼礼部尚书,回鹘使。善画花鸟蜂蝶,官至检校兵部尚书、太子詹事,年八十四。
齐皎,高阳人。父玘,检校兵部郎中。皎善外番人马,工山水,学小楷、古篆,善射,晓音律。建中四年,官至泽州刺史,年五十五。彦远大父高平公有重没,皎每以书画及篇章求知焉。至今予家箧笥中犹有齐君少年时书画。观其意趣虽高,笔力未劲,后见其功用至者,则雄壮矣。(一本云名皎)
皎弟映,性雅正,好学,善山水。贞元元年,为中书舍人。二年拜中书侍郎平章事、河间县男。三年贬官夔州,七年为桂府观察使,转江西观察使。十一年赠礼部尚书,谥曰“忠”,年四十八。初映于东都举进士,应宏词。彦远曾祖魏国公为河南尹兼留守,爱其艺,每加奖焉。奏为河南府参军。及魏公罢相为左仆射,映已拜相矣。魏公再入中枢,映已贬官夔州。(一本名映)
朱审,吴兴人。工画山水,深沉环壮,险黑磊落,湍濑激人,平远极目。建中年颇知名。
王宰,蜀中人,多画蜀山,玲珑窳窆,巉差巧峭。
毕宏,大历二年为给事中。画松石于左省厅壁,好事者皆许之。改京兆少尹,为左庶子。树石擅名于代,树木改步变古,自宏始也。
杨公南,名炎,华阴人。孝著三代,门树六阙。风骨俊秀,神情爽迈。善山水,高奇雅赡。大历四年为中书门下侍郎,建中元年迁左仆射流贬,年五十五。余观杨公山水图,想见其为人,魁岸洒落也。
史瓒,官至省郎,善画鞍马人物。
裴谞,字士明,河东人。以明经进。画山水极有思。贞元中为吏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四年为太子宾客、左散骑常侍。五年为兵部侍郎、河南尹。贞元元年,年七十五,赠兵部尚书。
韦鉴,工龙马,妙得精气。
鉴弟銮,工山水松石,虽有其名,未免古拙。
鉴子鸥,工山水,高僧、奇士、老松、异石,笔力劲健,风格高举。善小马、牛羊、山原。俗人空知鸥善马,不知松石更佳也。咫尺千寻,骈柯攒影,烟霞翳薄,风雨飕飕,轮囷尽揠。盖之形宛转,极盘龙之状。(《天竺胡僧图》、《渡水僧图》、《小马放牧图》并传于代)
张璪,字文通,吴郡人。初相国刘晏知之,相国王缙奏检校祠部员外郎、盐铁判官。坐事,贬衡州司马,移忠州司马。尤工树石、山水,自撰《绘境》一篇,言画之要诀,词多不载。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唯用秃毫,或以手摸绢素,因问璪所受。璪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宏于是阁笔。彦远每聆长者说璪以宗党常在予家,故予家多璪画。曾令画八幅山水障,在长安平原里。破墨未了,值朱泚乱京城骚扰,璪亦登时逃去。家人见画在帧,苍忙掣落,此障最见张用思处。又有士人家有张松石幛,士人云亡兵部李员外约好画成癖,知而购之,其家弱妻已练为衣里矣,唯得两幅双松一石在焉。嗟惋久之,作《绘练纪》,述张画意极尽,此不具载。(见《李约员外集》)
陈昙,字玄成,国初丞相叔达之后。明经出身。河南尹严武荐为参军,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辟为从事。贞元十四年官至衡州刺史、邕管经略使兼御史中丞。工山水,有情趣,但峰峦少奇,往往繁碎。
顾况,字逋翁,吴兴人。不修捡操,颇好诗咏,善画山水。初为韩晋公江南判官,又为著作佐郎。久次不迁,乃嘲诮宰相,为宪司所劾。贞元五年贬饶州司户,居茅山以寿终。有《画评》一篇,未为精当也。
郑审,事具彦远所撰《彩笺诗集》。
沈宁,亦善树石山水,有格律。师张璪而少劣。
刘商,官至检校礼部郎中、汴州观察判官。少年有篇,咏高情工,画山水树石。初师于张璪,后自造真为意。自张贬窜后,尝惆怅赋诗曰:“苔石苍苍临涧水,溪风袅袅动松枝。世间惟有张通会,流向衡阳那得知?”或云商后得道。
刘整,任秘书省正字,善山水,有气象。时有刘之奇,亦能山水。
边鸾,善画花鸟,精妙之极。至于山花园蔬,亡不遍写。为右卫长史。花鸟冠于代,而有笔迹。
于锡,善画花鸟及鸡。
强颖,善水鸟。
梁广,工花鸟,善赋彩,笔迹不及边鸾。
陈庶,扬州人。师边鸾花鸟,尤善布色。
陈恪,工山水,师张郑,有气韵。人物、鞍马、虫禽并精于积,善山水,妙过于父。(一云陈格)
戴重席,工子女,极精细。
周昉,字景玄,官至宣州长史。初效张萱画,后则小异,颇极风姿。全法衣冠,不近闾里。衣裳劲简,彩色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蜂蝶图》、《按筝图》、《杨真人陆真人图》、《五星图》传于代)
赵博文,尚书左丞涓之子也。画子母犬兔,善写貌。应进士不第。兄博宣亦解画。
太原王朏,终剑南刺史。师昉画子女、菩萨,但不及昉之精密。余大父高平公首末提奖之。
郑寓,善果之后也。学昉画天王菩萨,有思。
韩滉,字太冲,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浙东西两道节度使、左仆射同平章事,封晋国公。贞元三年,年六十五,赠太傅,谥“忠肃”。工隶书、章草、杂画,颇得形似。牛羊最佳。
戴嵩,韩晋公之镇浙右署为巡官。师晋公之画,不善他物,唯善水牛而已。田家川原亦有意。
嵩弟峄,亦善水牛。
李渐,官至沂州刺史。善番人、番马、骑射、射雕、放牧。川原之妙,笔迹气调,古今亡俦。
子仲和,能继其艺而笔力不及其父。今相国令狐公奕代为相,家富图画,即沂州外孙家有小画,人马幛是尤得意者。宪宗曾取置禁中,后却赐还,尝以示余。
萧祐,画山水甚有意思。为桂州观察使。
周太素,终尚书郎。善画花鸟、佛像。
曲庭,善山水。格不甚高,但细巧耳。
萧悦,协律郎。工竹一色有雅趣。
张志和,字子同,会稽人。性高迈不拘检,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十卷。书迹狂逸,自为渔歌,便画之甚,有逸思。萧宗朝官至左金吾卫录事参军。本名龟龄,诏改之。颜鲁公与之善,陆羽等尝为食客。
侯莫陈厦,字重构,工山水,用意极精。
会稽僧道芬、郑町处士(荥阳人)、梁洽处士、天台项容处士、青州吴恬处士(一名玢,字建康),已上并画山水。道芬格高,郑町淡雅,梁洽美秀,项容顽涩,吴恬险巧。恬有《画山水录》,记平生所画,在绢素者,凡百余面传之。好事自云:“初梦寐有神人,指授画法。”恬好为顽石,气象深险,能为云而气象蓊裕。
王默师项容,风颠酒狂,画松石山水,虽乏高奇,流俗亦好。醉后以头髻取墨抵于绢画。王默早年授笔法于台州郑广文处。贞元末于润州殁,举柩若空,时人皆云化去。平生大有奇事。顾著作知新亭监时,默请为海中都巡。问其意,云要见海中山水耳。为职半年解去,尔后落笔有奇趣。顾生乃其弟子耳。彦远从兄监察御史厚与余具道此事,然余不甚觉默画有奇。
历代名画记
马氏经籍志云:《名尽猎精》六卷,唐张彦远纂。记史皇以降至唐画工名姓及论画法,并装背裭轴之式,鉴别阅玩之方。今此书罕传,即彦远自叙亦止云《历代名画记》而不及其名矣。大略相似耳。既读兹集,叙述画之兴废,自董卓帷囊而外,侯景煨燃之余,其裁入江陵者,又投后阁舍人之一炬,能无云烟过眼之叹然。然三百七十余人,垂不朽于天壤间,即谓张氏千厢万轴至今存可也。海云毛晋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