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刻于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三年(522),碑文正书阴刻,无撰书人姓名。此碑今存于山东曲阜孔庙中。
《张猛龙碑》书法俊秀刚健,其用笔方圆兼备,曲直相生,结构欹侧险劲,避就呼应,章法参差错落,迎让关照,诚为北碑中难得的神品,清康有为称之“为正体变态之宗”,不为过誉。从《张猛龙碑》中,我们不难发现《爨龙颜》之奇古,《比干碑》之瘦硬,《李超》、《杨大眼》之峻整,南碑之气韵。
《张猛龙碑》历来被认为是学习魏碑书体的最佳范本之一,康有为等人的推崇,更使世人刮目相看。今天,我们把它介绍给喜欢魏碑的朋友,并希望通过对范字的讲解,帮助学书者略窥门径。
一、《张猛龙碑》点画特点
1.右点(见图一)
右点在《张猛龙碑》中的变化最为丰富。书写右点大约有两种形式,一种与欧书相类,起笔或藏或露,然后按笔右挫,提笔回锋。另一种,则呈菱形状,(进入学习社区www.cshnu.com更多图解技法提供给书画爱好者) 起笔或藏或露,然后按笔下挫,再提笔回锋以成。碑中的右点还有长、短、方、圆的差别,不似欧书规范,其妙也正在于此。
2.左点(见图二)
《张猛龙碑》中的左点也有大小、轻重、长短、方圆的差别,但表现最突出的却是向背的变化。向势左点,其形稍圆,点的左边缘弧线向外;背势左点,其形多方,点的左边缘弧线向里。圆点为左转笔回锋,方点为左折挫回锋。
(......进入学习社区www.cshnu.com学习全文)
3.挑点(见图三)
挑点承前启后,与前后笔画意连,使字势灵动。挑点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左下向右上挑出,一种是自右上向左下带出。书写时,一般多露锋起笔,待按笔把点的轮廓写满后,再轻轻出锋,就势写下笔。
(......进入学习社区www.cshnu.com学习全文)
4.长点和顶点(见图四)
长点在《张猛龙碑》中,起笔或藏或露,差别不十分明显。收笔有的如欧书长点,按笔右挫,回锋收笔,有的收笔处呈菱形状,写法是按笔下挫,提笔回锋。顶点在《张猛龙碑》中(进入学习社区www.cshnu.com更多图解技法提供给书画爱好者) 变化很多,有方圆、长短和角度的区别,还有的以挑点为之。
(......进入学习社区www.cshnu.com学习全文)
5.散水(见图五)
《张猛龙碑》中的散水,有断有连,有方有圆,有大有小,变化十分丰富。书写时首先要注意上两点的姿态和朝向。其次,注意上两点和下点挑之间的关系,是笔连,还是意连。最后还要注意挑笔的起笔是方是圆,以及出挑尖的方向。
6.火点底(见图六)
《张猛龙碑》中的火点底,大约有三种形式:其一,四点独立不连贯,左点向右,右点向左,中间两点向上,一般右点稍大,变化亦稍多;其二,四点中有一二挑点贯连其中,(进入学习社区www.cshnu.com更多图解技法提供给书画爱好者) 使四点气脉通畅;其三,四点连点为线,以一长横替代,收笔处按笔回带,有行草意趣。
(......进入学习社区www.cshnu.com学习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