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华文化艺朮发展的鼎盛时期。诗歌、音乐、散文、绘画、雕塑、书法等多种艺术门类都涌现了许多名家佳作,千古流芳。唐人书法更是中国书法浩瀚史学上的巨大河流,是有唐以来书法学人不可逾越的一座髙峰。唐代楷书是唐代书家集体创造的旷世杰作,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气势恢宏、法度森严、气象正大、格调雍华”是唐楷艺朮的主要特征,唐楷代表人物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的作品虽风格炯异,但总体艺术特征都一致地反映了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作用,是唐大国国度在书法艺朮上的时代性标志。褚遂良作为前唐和盛唐的一代名臣,官至顾命大臣,深受唐太宗器重的“爱卿”,其书法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在今天看来甚至超过了他的政绩。褚遂良的楷书作品是唐楷中最具个性、最有法度、最富美感而远离庸俗的书家,要研究和学习褚体楷书需要弄明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郭世平教授书法演示:唐诸遂良行书枯树赋技法
一、褚书的师承关系是什么?
学习书法为什么还要弄清被学对象即被学书家的师承关系?这是初学者都会产生的一个疑惑。我们认为:弄清楚我们要学习的某一位书家的学书历程、师法何人、继承哪家,对于了解这位书家的艺朮思想、艺朮风格、艺术成就以及形成因素,进而帮助我们掌握学习这一书家的书体风格十分重要。
褚遂良出生在书香世家,其父褚亮入隋时为东宫学士、太常博士,文才颇好。褚遂良少秉家学,博涉文史,工于书法,幼从史陵学书,稍长即受到其父友虞世南、欧阳询二位大家的影响。史陵之书我们尚未见到,以褚遂良贞观年间所书《伊阙佛龛碑》来看,其古雅峻严处迥异于虞书,加上平画宽结的特点,可以说褚遂良少年志学、博涉多体,以北朝墓志笔法结体相近。同年所书《孟法师碑》亦多魏书用笔,酷似欧阳洵。至于史载贞观元年太宗诏集京官文武五品以上职事官的子弟二十四人入弘文馆学书,“敕虞世南、欧阳洵教示楷法”,以及次年国子监恢复书学,设书学博士收徒讲学,传授《石经》《说文》《字林》等专业,加之,别置校书郎二十人,楷书手一百人入秘书省缮写校对四部图书的情况看,作为当时负责分判课写工程的秘书郎,褚遂良的书法必然受到当时楷书家的影响。之后,他还参与了朝廷收购征集王羲之书作的参校工作,能经见“右军书大凡二千二百九十纸、装为十三帙一百二十八卷”,也是褚遂良学书的一大良机。史书关于褚遂良的政治生涯的记述中,每一环节均有其书名书事,尤以与唐太宗的亲近起缘于书法。
二、褚遂良楷书的艺朮风格是什么?
由于唐太宗倡导王字,褚遂良亦深悟二王行法,以虚运实、化实入虚,形成了既饶骨力、又丰神韵,瘦润华逸、清静刚毅的风格。《书断》评其书:“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不任罗绮,增华绰约,欧、虞谢之”。褚书以永徽年的《房玄龄碑》及《雁塔圣教序》为代表,尤其是《雁塔圣教序》,是他五十八岁之作,王虚舟评曰:“笔力瘦劲,如百岁枯藤,空明飞动,渣滓尽而清虚来,想其格韵超绝,直欲离纸一寸,如晴云挂空,仙人啸树,故自飘然不可攀仰”。又说:“褚公书看似疏瘦,实则腴润,看似古淡,实则风华,盘郁顿挫,运笔都在空中,突然一落,偶然及纸,而字外之力,笔间之意,不可穷其端倪”。综合历代评论和笔者学习褚体楷书的体会,学习褚遂良楷书必须认识到褚楷的以下三个特点:
1、端庄而秀丽。这是褚楷至今深受大家喜爱的第一大特点。端庄是以其超越的结字能力为前提的,褚楷无论何碑何帖都非常自然地表现了严格而和谐的结构,方正庄严,富有庙堂之气;笔划组成毫无牵强附会,端正匀称,饱含出水芙蓉之姿;秀丽是其才情的表达,褚楷瘦硬而灵动的线条辅助在方正严谨的结体上真是大秀美,而平正中时时流露出神出鬼没的犀利,把血肉筋骨与作者内心的儒雅之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似潺潺清泉湍于茂林修竹,若茁茁青松挺于崇山峻嶺,象脉脉含情淑女之回眸一笑。
2、流畅而凝重。褚楷在解决这对矛盾上可谓彰显了作者横溢的才华,恐怕也是至今书坛依然尊崇的原因。褚楷除早期的《孟法师碑》以欧法居多,凝重厚实为主要特点外,其余碑帖都带有自然流畅、凝重沉着的褚氏风格,是褚楷成熟的标志之一。不雕不饰、不拘小节、灵巧空明、情采飞扬,出入自由.大气开张、凝笔聚墨、宜长合短、盼顾有度、提按分明。流畅而不失为荒唐,凝重而不失为拖沓。我们在《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特别是两个墨迹本《大字阴符经》和《倪宽赞》中都能感受到。
3、直率而多姿。褚楷的空中用笔动作如果连起来看,基本上都是行或草书的姿态,在两亇墨迹本中直接使用了行书。同时,在结字的开合欹侧、轻重疾缓,以及同一字、同类笔划的处理上己?刃有余,极富变化。时而横入直出,时而回锋藏尾;时而斩钉截铁,时而舖毫平出;时而轻掠顺扫,时而曲笔凝钩。在这些极多变化和丰富多姿的笔端运动中,创造了烂漫的天机,呈现了婀娜的丰韵,是无声的音乐和美妙的舞姿。
三、学习褚楷要做的准备?
褚遂良传世楷书作品主要是中楷和大楷,要学习掌握褚楷这个艺朮性很强的书体,认真做好临写前的准备工作十分必要。
1、选帖。褚楷作品很多,艺朮特点不尽相同。选择自已喜爱的、符合个人书写性情的碑帖来,必然要在众多的褚楷碑帖中进行认真的选读。初学者应当选择相对平正、字数较多的碑帖,如:《雁塔圣教序》。有一定书法基础者,可以选择《大字阴符经》或《倪宽赞》墨迹本来学习。至于《孟法师碑》因为取法多家,结字和用笔上的变化较大,是褚楷风格尚未成熟时期的作品,但却充分地展现了褚遂良极强的整合应变能力,褚楷典型性笔法较少,技朮性变化动作较多,适应于有书法经验者学习借鉴。读帖选帖中尤其要注重了解褚楷的艺朮特征,把结构和用笔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找出来,典型偏旁、部首要归类分析,仔细研究,强化记忆,提高眼力。
2、工具。以方便临摹起见,工具的选择和配备至关重要,所谓“先利其器”。《新唐书》卷一0八《裴行俭传》载:“褚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以笔者体会而言,古人“能者不择笔”之说不能一而概之,特别是楷书书写中选择好工具,达到“手和笔调”则十分重要。
毛笔宜选择笔毫细腻、柔而挺健、锋端尖劲的纯尾狼毫,大中楷中长毫笔各一,以备放大和原大临摹之用(亦可选择大中楷兼毫“白云”笔)。
墨汁以市场上流通的书画墨汁即可,“一得阁”较稠,书写时可适当抣水,以不滞笔为宜,也可选用“红星”胶少较稀的专用书画墨汁。
墨盒选用密封好不易干墨的为佳,旧有墨盒盖内置云母石片者以保持水分,使用十分方便。墨盒内要选装较精细的丝绵,不精细的丝绵或选用药棉者,可在最上层剪铺一两层平绒布,以防杂丝粘笔。使用墨盒的最大好处是醮墨量易控制、不易干.楷书的通篇墨色易统一,用砚台则不行。
帖架亦不可少,古人曾发明木制斜坡帖架,使用起来很便利,但市场上多不见。可以选购乐谱架,升降及角度调整到与书桌等髙。
米字格纸可选发墨不强的半塾宣纸自己打线划格,也可以直接购买已印制好的米字格毛边纸或宣纸,按照原帖字大小选原大格子和大一倍格子为宜。
透明玻璃一块,以与字帖大小一致,按帖字大小用油性笔细线划成米字格,与帖字横竖字数一致,以备临摹时使用。
另外,书桌上应铺上书画毛毡或兰黑色毛呢子布。窗明几净、心静神清、不急不躁是学习楷书所必须的。
四、如何临摹?
学习任何一家书艺,最有效、最便?的方法就是临摹,方法正确则事半功倍。临与摹不同,所谓临,即面对帖子照样写,分为对临和意临,对临要求越像原帖字越好,意临则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临帖的髙级状态,初学不宜。所谓摹,即勾摹和搨摹,勾摹是把纸蒙在原帖上依字勾勒笔划外沿,形成描红本然后填墨;搨摹是把纸蒙在帖字上直接摹写。根据褚楷的特点,我们选择临与摹相结合的办法,引用现代科技手段,具体方法和步骤是:
1、原大勾摹。褚楷结构严整,变化丰富,初学不易,而勾摹是最笨最费力也是最见成效的办法。选用不渗不洇的熟宣蒙在帖子上用铅笔逐字勾勒外沿,形成空心字,勾勒时不能伤友笔划,也不能留缝隙。勾勒中注意点画和结字的同异,也是强化记忆的过程。勾成空心字后进行填墨摹写,可先用红墨水,再用蓝墨水,然后淡墨、浓墨填写,勾摹一张可填写至少四遍。填写要求不出格也不留缝线,力争一笔填写一划,不重复填抹(正确的姿势和执笔为前提)。所选碑帖要争取从头到尾至少勾摹一通,功夫下得实掌握的越快。
2、搨摹。可以把碑帖原大和放大复印若干,用同样大小熟宣蒙住,四角用大头针固定,也用由淡到浓摹写的方法进行,要求一样不能出或空笔划,与点画粗细要一致,不能复笔。搨摹要体会和摹拟点画的相互承接关系和运笔动作,反复操作即能深入。
3、米字格对临。把准备好的米字格玻璃压在碑帖上,与帖字居中对正,无论选用原大或放大的米字格纸,对临时都要按玻璃米格所框定的点画位置去写,这一阶段要注意把握的重点是:每个字点画的位置、长与短、粗与细、疏与密、轻与重的变化规律,体会用笔上的提按变化和细微技巧。关注用笔上的藏、露、回、顺、出、转等锋端动作。通过原大和放大米字格对临把褚遂良楷书的基本结构和用笔特点抓住,并在反复训练中寻找和掌握它的规律和特点。
4、方格对临。方格不同于米字格能确定每个字的笔画位置,虽也可以框定字的大小,但必然有一定难度,是学习中循序渐进,由初级走向髙级的过程。先选与原帖大小一致的方格纸,进行原大对临,先求大小一致,再追形似神合,这一步需要耐心和细致,更需要看一个字记一个字、看一笔记一笔,心手相应,眼手相合,固然要求越像越好。在此基础上选择与原帖大小篇幅一样的方格纸进行通篇对临,既是培养整体把握能力,也能提髙临帖兴趣,是临帖最见功力的一步,要多次重复练习才能把握好。随后进行方格放大对临,这一步的难度是放大若干倍之后线条粗细的比例把握和结构上的聚合比例的过渡,可以局部复印放大原帖字以比较差别。如果能进行整篇的放大方格通临,对于今后的创作则更有裨益。
5、背临。前四个步骤都属于写实临摹的方法,是原始的也是基本的,所谓书法的基本功训练过不过关,关键是写实临摹的能力,如果这一关过的好,能达到熟练准确地掌握原帖的基础上,即可进行背临训练。所谓背临即记忆背诵原帖后,抛弃原帖进行回忆临写,借以增强记忆,检验学习效果,强化临摹能力。
6、意临。意临是临摹的髙级阶段,是把自已在写实临摹中积累的、自己认为有特点、有风格、可以强化或扩大化的一亇取精去劣的训练步骤,需要有较高的认识和鉴别能力作支撑,也是临摹者学问、见识、悟性支持下的对所临碑帖的理解程度的检验。意临首先要把握的是对原帖精神气息的再现,其次是把原帖的主要特点进行扩大或强调临写。既不失原帖风貌,又有自己的理解和个性。关键是这个尺度的把握,我认为宁可少一些个性,因为意临必竞也是临,也不能太强调个性而前功尽弃!
五、怎样从临习转入创作?
这是学书法者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说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即从临摹转入创作。临摹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创作出属于自己个性特征的书作才是目的,如果没有临摹这一基本功的训练,所谓创新便如同在沙漠上建筑大厦。反之,仅仅有临摹功力而不能转化为创作,就成为我们常说的书奴了。因此掌握和学会从临摹到创作的方法十分重要。根据笔者学书的经验,我认为解决这一难题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
1、临创。从所临碑帖中选字集句,可以是几个字,也可是一首诗,要求完全按照碑帖上的字进行过渡性创作。实际上如同集字一样,保持原碑帖字的结构和用笔特点,只是内容上与原帖不同而已。先少字后多字,然后进行整篇文章的书写,只是要保持原帖的风格,最好是原大,如果临摹阶段做的扎实,这一过渡应该不难,这是转入创作的最低要求了。
2、扩大褚楷特点。选定一个内容后,把褚楷的基本笔法、结体,主要笔划进行扩大和强化书写,要注意保留原帖的气息,让其相对自由和活泼起来,以比例说,保持原帖风格占80%,自已理解和扩大的占20%。
3、融会贯通。先把褚遂良楷书各帖的主要结构、笔法集中展现,另把与之相近的名碑法帖的学习成果相结合,再加上自已的性情,保持褚楷特点要占到60%,个性或借用别帖的占40%,就是非常好的贯通了。当然需要作者博学多思,需要取精去粗、去伪存真,需要综合艺术素养的支持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总之,学习褚楷并不难,只要认真训练,不激不厉,不急不躁,把正确的训练方法落实到行动上,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