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体的初形是殷商、西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大篆,这种象形文字,通篇来看,字字独立,自然排列,字与字之间只有文意上的承接,完全没有笔意上的连续。不过,这种开放的字形结构和描摹物象的图形,却能够使甲骨文和金文静中有动,呈现出一种自然生动之势。而经过规范和省改笔画后的秦代小篆,再也看不到“随物赋形”自然刻画和字的自然姿态,完全丧失原有的静穆之中隐含飞动之势的美。小篆完全封闭的字形结构和整齐单调的笔画,使得每个字看上去千篇一律,仿佛都在安静入睡。篆书正是这样静极而亡。
生命的构成都是在空间与时间相互交织的变化里实现的,而且它永远是运动的和发展的。如果说书法艺术的美正是由于它体现了自然的生命感,那么缺乏时间因素和运动变化的书法形态,是注定要窒息而死的。秦代篆书的死寂最终导致“隶变”,而隶书于西汉兴盛、又在汉末衰败,可以说也是重蹈篆书的覆辙。
而就是在东汉,一种新的书体——草书出现了,一开始就非同凡响。它打破了字字独立的空间构造,冲出了静穆安闲的审美姿态,结构空间开放变幻,书写笔意承接连带,结字造型新奇多变,原本只有空间构成因素书法,再增添时间的流变,使得汉字的书写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所以,当时人们对草书趋之若鹜,勤奋学习,废寝忘食,如痴如醉,以至于东汉赵壹专写了一篇讨伐这种疯狂现象的檄文——《非草书》。人们抛弃沉静死板的隶书,转而热爱生动新奇的草书,这正是人们审美心理本能的反映。这种犹如“纸上的舞蹈”动态的美,也正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当然,楷书是偏于“静态之美”的书体。唐代书法家欧、虞、褚、颜,楷书法度森严,整齐规范,大大改变了“二王”的流美自然。如果说他们的静态尚有一种端庄的形象和神采,那么到了柳公权则又变得像工笔画一样刻板,再到元代赵孟兆頁便只剩下微弱的气息,最后成为明清“台阁体”和“馆阁体”濒死书风的发端。所以说,虽然楷书以端庄、匀称、秀整取胜,表现出静态的结构美,但是,楷书必须静中求动,必须是充满情趣的、生动的、鲜活自然的书写。楷有“八法”,书法家应以笔法上的丰富变化来求得灵动之姿,才能避免死板和千篇一律。
不只楷书如此,行书也是这样。王羲之流美而王献之刚猛,皆为气韵生动;黄庭坚“长撇大捺”、米芾“八面出风”,也都很是生猛。然而,赵孟兆頁、董其昌的行书,追求安闲静雅,但是有时安静得过了头,变得无精打采,状若病猫,最后流变为清代的帖派,成为遭人诟病的俗书。同样,弘一法师遁于空门,其心空寂,其书也死寂,了无生气。
与绘画不同,书法艺术的生命感并不寓于具体的自然形象、色彩,而是体现在抽象的形式即点画、线条、字形和章法之中。尽管写在纸上的字是静止不动的,但是书法家通过结字、笔法、墨色等艺术手段,来创造书法的流动的美、活跃的美、充满矛盾和张力的美,追求“奔蛇走虺”的动态美与生命感,而极力避免“死蛇烂蟮”般的迟缓和静寂。总之,书法家当谨记:书法求动则生,求静则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