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大众·市场(柳江南)

  • 发布时间: 2015/8/14 20:47:34
分享到:

  近年来,随着文化的繁荣,书法从一度的边缘状态,从硬笔代替毛笔、进而键盘输入代替书写而给人带来的忧虑中,走向了一种爆发状态。一时间,书法比赛如雨后春笋,书法展览令人目不暇接,书法名城不断挂牌,书法大步迈进小学课堂……书法从专业艺术创作、文人墨客的抒情言志,逐渐回归大众,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欣喜之余,一些业内学者和书家,也体察到了书法繁荣景象背后大众的盲从与市场的盲动,对书法的健康发展喜忧参半。

   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民族艺术能够传承至今,应当说离不开大众的作用。大众的智慧创造了书法赖以生长的沃土——汉字。汉字在书写中得以传播,汉字书体也在书写中不断变化,特别是由大篆到小篆,从汉隶诸体到草书,由楷书向行书的演变,都离不开书者的挥毫运墨。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字书写史,书写一直存在官方与民间、有序与无序等状态,是书法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了大众共同的书写法则,并在法度的基础上,在传承的过程中,有了专业和业余书写状态的区分,或曰研究、创作和实用书写的区分。因此,可以说,书法有着丰厚的传统,更有着坚实、广泛的大众基础。

   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书法的实用功能减弱,艺术性或创作性进一步凸显,其大众化的基础也随之改变,大众对于书法的尊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单纯的艺术上的追崇。这些年,一些全国性书法展事,推出了一批新人和书家,并引带出以“二王”书体为模本、为主流的书法现象。不论是专业领域,还是业余群体,其创作均以王羲之、王献之体系的行书、草书为多。各类专业或业余的书法赛事中,也尤以“二王”体系的行草书获奖为最。于是乎不断有人慨叹,这是一个“二王”书风炽盛的时代。“二王”的书法地位本无可厚非。但是,健康的文化和艺术不应是一枝独秀,否则便容易出现畸形的发展。更何况,一些学书者对于“二王”书体的学习,仅限于临摹形貌,不免沾染近俗、气弱的流弊,并不能深刻体悟“二王”书体中晋人书法在创作中所完成的艺术的“生命化”。这种情况不能不令人为中国书法健康、长远的发展而担忧。

   书法的发展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市场。我国自古有“尚文”之风,书法爱好者众,爱好收藏书法者也多。给予书法创作者一定的报酬,作为对作者精神劳动的回报,似乎天经地义。只是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一向清高且耻于谈钱,所以,虽然求人书作付给酬劳已成惯例,收取酬劳亦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列,但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仍然会将赠予作品不受财物视为高人雅士的君子之风。从《晋书》记载的王羲之“以字换鹅”的故事便可以看出,王羲之既没有以自己的书艺甚高自居,也不以书法作品索要高酬,而是率性而为,欣然以书作换取自己喜爱的鹅。据说,王羲之还曾为了接济贫弱者,为卖不出竹扇的老妇人创作扇面,并不取分文,在民间传为美谈。

   反观当下,书法市场价格攀升,一些书法家以自居润格排行榜榜首为荣,其价值观与中华文明所尊崇的价值观相去甚远。更让人担忧的是,这几年,社会上出现了太多按照商业要求举办的质量不高的笔会和展览:观光式的书法展或笔会,表面看起来是艺术的交流,实质是作品展售。于是乎,许多书家都会根据市场的需求,来修正自己的创作导向和数量。书法一旦被市场绑架,便会呈现一种虚假的繁荣,进而误导大众和市场,形成创作与市场的恶性循环。

   市场的发展对于书法创作来说既是挑战,也有机遇。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粹,是实现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家应该是书德者,以传承文化与美德、推动书法传播与发展为己任,并通过自己的艺术创造来引导大众和市场,而不应以书为商、以谋取名利为主要目的,跟随市场随波逐流,任由低俗的商业交流扭曲书法创作的规律,糟蹋大众书法的生存环境。

   如今,一部分书家和研究人员,开始重视“二王”主流书风之外的书体研究与发掘,比如帛书、简牍、经书、摩崖,甚至古文字学的研究与传承,这为丰厚的书法传统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承续与拓展奠定了基础。当书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以引领时代审美,当书法市场以文化的内涵和时代的审美为轴心而转动起舞,书法自然会涌现出时代的精品,也会有新的发展。

相关文章: